close

深度游 三百年歷史新莊老街(上)
來源聯合新聞網/文、圖/Tony提供;日期:2009.01.04(寫於2009.01.09)

廣福宮(二級古跡)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眾所周知的台灣俗諺,用來形容清朝時台灣三個繁華的港埠,但較少人知道,在艋舺(萬華)還沒興起之前,更早的說法是「一府二鹿三新莊」。

新莊曾經是台北首善之區。康熙48年(1709),清廷政府發出了第一張台北盆地的墾照,隨著新移民的湧入,很快在現在的新莊平原上形成一個新的聚落,這個聚落被移民稱為「新莊」。

雍正九年(1731),新莊街的媽祖廟(慈佑宮)落成,廟前的河港碼頭,是新莊對外的門戶,新莊以淡水河的舟楫之利,迅速成為淡水河流域農產貨物的集散中心。乾隆15年(1750),清廷將原駐守八里坌的巡檢署移駐新莊,顯示當時的新莊已成為台北盆地的行政和商業中心,行政區域屬於淡水廳興直堡新莊街。

直到嘉慶時期(1796-1819),由於淡水河上游大嵙崁溪(大漢溪)逐漸淤淺,加上台北盆地的開發及發展漸向東移,時運東轉,位於淡水河右岸更下游的艋舺(萬華)興起,於是新莊港漸趨落沒,原本的政經地位被艋舺所取代。

擁有三百年歷史的新莊老街,就位於今日的新莊路,大約一公里長的菁華區域內,古廟、老屋、舊巷與現代建築雜處,老街上的廣福宮、文昌祠、慈佑宮、武聖廟,都已被列為歷史古跡。老街店舖櫛比鱗次,雖然傳統的店舖商號所剩無幾,僅零星散落於老街狹窄巷弄間,仍然可以讓旅人在尋尋覓覓中,發現新莊老街的歷史風華與滄桑。

初次造訪新莊老街,才體會了這裡舊街路窄及尋找車位的困難,難怪新莊人對於興建捷運與維護古跡的取捨,態度相當的明確。老街附近的巷道大多是單行道,路旁又多劃紅線,外圍的舊省道(中正路)則正在捷運施工中,空間更為侷促,交通亦顯困頓。

開車繞了一圈,我便放棄尋找車位的念頭,將車駛進大觀街的一處民營停車場。停車費一小時20元,還算合理。從停車場走到新莊老街,大約三、五分鐘的路程而已,也相當方便。

我從廣福宮(新莊路150號)展開今天的老街之旅。廣福宮,創建於清朝乾隆45年(1780),祀奉三山國王。三山國王,指的是廣東境內的巾山、明山、獨山這三座山峰的神靈,這一信仰隨著粵籍移民來台而傳入台灣。廣福宮並不是新莊最古老的寺廟,卻是新莊唯一的國家二級古跡,是老街四大古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廟。廣福宮有此這種幸運的際遇,卻是源自於它不幸的歷史命運。

新莊自古以來為北台灣重要的聚落,各族群之間,為爭奪地盤而時有衝突,終於演變成大規模的械鬥。道光14年(1834),閩粵移民,分類械鬥,結果粵籍移民落敗,於是粵籍的客家人紛紛遷往桃竹地區。新莊廣福宮的香火隨之沒落,寺廟經費短絀,因此歷年整修及重修的次數較少,反而因此幸運的能保存了較多的古廟特色。站在廟前廣場,可以看見三川殿典雅的燕尾屋脊、優美的剪黏,殿前的龍柱或石獅,壁堵石雕,都散發出樸拙的古色。

廣福宮的前殿采三開間,三副門聯清楚述說了三山國王的歷史由來。有別於一般寺廟門聯多歌頌神功浩蕩,廣福宮的門聯則多了一分歷史的描述與感喟。

南宋末年,宋帝躲避元兵追擊,一路逃難至廣東,相傳當地巾山、明山、獨山的神靈化為神兵,擊退元兵,使宋帝倖免於難。因而得到宋帝詔封為「三山國王」,從此受到當地粵籍百姓的敬祀。

這三副廟聯交待了這段史實,中、左、右聯分別寫著:

「山嶽效精忠赤心為國,朝廷優寵錫丹詔封王。」
「恨不能如岳降崧生同扶宋室,要何妨與天祥世傑共挫元兵。」
「可憐三百年來宋室將傾濟濟僅知死節,卻羨八千里外元兵直逼巍巍共樂效忠。」

雖有忠臣效命,又有山靈暗助,卻終究未能挽救大宋江山,宋朝覆滅,忠臣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先後蒙難,而兩宋燦爛的文化,「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然而,三山國王成為客家人的信仰,則綿延流長,相傳至今。這種信仰,也蘊含了客家人所重視的義民精神,不欽羨浩蕩的神功,而嚮往忠義的精神。

廟內保存了兩塊古碑,一是乾隆15年(1750)年,劉偉近、劉能詒所設立的「奉兩憲示禁碑」,公告官府明令禁止斂派滋事,另一古碑是劉姓等人捐款助廟買地的事跡。兩塊古碑透露了廣福宮與新莊劉氏家族的關係。乾隆28年(1763),劉姓家族在新莊平原開闢劉厝圳(萬安圳),使稻作產量大增,而提升了潮州籍移民在新莊的經濟實力,所以才有後來廣福宮的創建。

今日的廣福宮,門前冷清,廟旁廟前連一家冷飲或小吃店都沒有,遊客香客稀疏,與老街西側的慈佑宮、關聖廟週遭繁榮的市集形成強烈的對比,依然反映了新莊族群興衰的歷史往事。廣福宮的對面街上,另有一間古老的福德祠,廟宇已翻新,而確切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廟內匾額寫著「光緒壬午年重修」(光緒8年,1882年),可推想土地公廟的歷史必然悠久。廣福宮坐北朝南,面向大漢溪,而福德祠則坐東朝西,朝向大漢溪的上游。


文昌祠山門。
 
沿著福德祠前的思明路向南行,再右轉碧江街,不久就抵達了另一間古廟文昌祠。文昌祠創建於嘉慶18年(1813),是淡水廳繼竹塹城(新竹)興建文昌祠之後,所創建的第二間文昌祠,反映出新莊當時的地位及文風之盛。

文昌祠最初設於老街慈佑宮(媽祖廟)的右後方,光緒元年(1875),因增設義私塾,以教育培育地方人才,舊址空間不足而遷建於現址。文昌祠從此成為新莊地方的文教中心。

直到日本統治台灣,日本人設置「台北國語學校新莊分教場」,即以「文昌祠」的義塾做為臨時教室,後來才成立「興直公學校」(國民小學),即今日「新莊國小」的前身。

文昌祠的前埕右側有一座水泥磚砌的傳統敬字亭,頗有古味。前殿大門未設置石獅子,而是以一對巨大的抱鼓石做為穩定門座之用;門柱亦無楹聯,表示不敢在文昌君前賣弄文章。壁堵雕飾為傳統的螭龍圈卷紋透雕木窗。廟內正廳懸掛的古匾「世范儀著」,是道光4年(1824)新莊縣丞詹英所題。

比起廣福宮的冷清,文昌祠熱鬧多了,前埕有工人正忙著搭設祭典所需的棚架,殿內則見不少家長帶著子女,拿出准考證在櫃台登記,然後備妥供品,向文昌君祈求考試順利,能金榜題名。今日的學子得參加學測基測,競爭程度宛如昔日的科舉考試,因此文昌祠歷久彌新,香火依舊鼎盛。

沿著碧江街前行,路過一間「萬應堂」(有應公廟),接回大觀街,再繞回新莊老街,續走往老街的熱鬧的區域。位於新莊路208號的慈佑宮是新莊最古老的寺廟,祀奉天上聖母媽祖。


慈佑宮(三級古跡)

 
慈佑宮,俗稱「新莊媽祖廟」,創建的年代有不同的版本說法。連橫著的《台灣通史》云:「慈佑宮,在興直堡新莊街,康熙廿五年(1686)建,祀天上聖母。」將慈佑宮的創立前推至清朝統治台灣之初。但與歷史事實不盡相符。

康熙36年(1697),郁永河前往台北盆地的北投采硫,行經桃園以北,多是一片荒蕪的草原,當時新莊仍是平埔族武嘮灣社的生活領域,或許有少數漢人偷偷入墾,但建廟的可能性並不高。

較確切的說法是,慈佑宮始建於雍正7年(1729),雍正9年完工,初名「天後宮」。乾隆18年重修後,才更名為「慈佑宮」。由於擁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又歷經多次整修,慈佑宮保存相當多記錄歷年捐修的古碑,多鑲嵌於東西廡廊的牆壁。看著牆上一塊塊古碑,不同的時代紀元,如:「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四十四年」(1779)、「嘉慶十八年」(1813)、「同治十三年」(1874)等,記載著不同時代的信眾慷慨捐款重修慈佑宮的事跡。而從古碑上一連串的商號名稱,可以想像當時新莊街商業繁榮的景況。

慈佑宮在民國54年(1965)經歷大修,多用水泥、磁磚建材取代傳統木作及白石灰牆,大大減損了原有的古廟丰采,導致如今只能屈就為三級古跡而已。對於當時主持重修的負責人,或許不能太過苛責,畢竟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想法,在後人看來是很明顯的錯誤決策,在當時或許被被認為是正確而合理的。歷史雖然能夠提供教訓,而教訓的案例也頗多,但後人往往又囿於自身所處時代的局限,又未必能記取教訓,所以歷史才會一再重演。

慈佑宮的門前,正對著利濟街,利濟街的盡頭,就是大漢溪的河水,河岸邊就是二百多年前繁華的新莊港碼頭了。如今只見一道挑高約四米六的堤防沿著河岸興建,阻斷了新莊老街與河水的長遠關係。我想看看昔日河岸的碼頭蹤影,於是爬上了利濟街上新莊第一市場的三樓頂,終於看見大漢溪的河水,緩緩平靜的流向艋舺、大稻埕,而碼頭早已消失無蹤。新莊曾有過的繁華歷史,一如這悠悠流水,悄然地向北流逝。

延伸閱讀:新莊老街地圖 



深度遊 三百年歷史新莊老街(下)
來源聯合新聞網/文、圖/Tony提供;日期:2009.01.04(寫於2009.01.09)

沿著老街續向西行,在慈佑宮(208號)與武聖廟(340號)之間的地段,是新莊老街的核心區域。約二百公尺長的街道,昔日有「五十六坎」之稱,曾有五十六間店舖座落於此。這裡鄰近新莊港及慈佑宮,擁有地利之利,新莊舊街的形成從這裡開始。

老街上的老屋都已凋零,所剩無幾,最著名的是新莊路405號的林泉成古厝。這棟古厝約建造於大正9年(1920)「市區改正」之時,閩南式的屋身,但採用當時引進的鋼筋及水泥為結構,立面山牆有當時風行的巴洛克裝飾,繁複的花紋裝飾,山頭有「十德堂」題字,而一、二樓之間的橫帶裝飾則題有「林泉成」三個字。一樓的拱形開口處以拱心石為裝飾,廊柱的柱頭及柱底也都有幾何線條裝飾,都是當時流行的建築樣式。


林泉成古厝(十德堂)

在台北大稻埕的迪化街,或艋舺龍山寺附近的老街都還可看到這一時期的類似建築,然而在新莊老街,林泉成古厝已算是很稀有的老建築了。老街兩側的巷道,則以「挑水巷」、「戲館巷」、「米市巷」最具特色。雖然隨著時代變遷,挑水、戲館、米市的景象早已在老街消失,徒留巷名而已。然而巷內殘存的遺跡,頗能勾起人們對於老街的記憶而這三條巷子都不長,從短短幾十公尺至百來公尺。巷口的牆上都有新莊市公所設置的古蹟導覽牌,頗值得一遊。

新莊路278巷,有「挑水巷」的舊稱。窄巷狹長,寬約三尺,巷子另一頭接景德路,景德路未加蓋以前,是一條重要的渠圳,稱為「後村圳」。圳水可供灌溉,也是老街居民的飲用水源,因此挑水販賣的行業因運而生。,常見挑夫挑水走往來於這條巷道,而有「挑水巷」之稱。

挑夫辛苦從圳渠運水至街上販賣,若走往愈上游,則可挑回較清澈、乾淨的水質,就能賣得好價錢,因此當時有流行一句俗語:「好水賣好錢,好錢買好水」。直到日據時代昭和9年(1934),新莊水源地興建完成,開始供應自來水之後,挑水巷的榮景才告結束。

走在又狹又窄的挑水巷,令人想起鹿港的摸乳巷,只是鹿港的摸乳巷比這裡還更窄更長。在挑水巷裡,也可以領略新莊老街長條形的店屋格局,臨街的店面寸土寸金,因此寬面狹窄,屋身則縱深極長,可做各種用途的使用。

挑水街的另一特色是隘門遺跡,就位於挑水巷與景德路的交會處。昔日的新莊街曾設有七處隘門,以保護老街店家的安全,隘門非僅防盜而已,當時各個族群之間關係緊張,為鞏固己方的地盤,也必須設隘門警戒,以防止對方攜械尋仇。


戲館巷的舊宅幽徑

戲館巷,位於新莊路359巷,默默訴說著新莊曾經富庶繁榮的歷史。文藝的榮枯與經濟繁衰息息相關,新莊曾是商業重鎮,商賈雲集,文化活動自然隨之興盛。每逢節慶,廟會酬神或市民喜慶,自是戲班雲集,熱鬧非凡。

當時這條巷內,就聚集了許多戲團及劇社,布袋戲如「錦上花樓」、「錦花樓」、「小西園」、「小世界」、「小花園」等,北管有「俊賢堂」、 「新樂園」,南管有「聚賢堂」等。巷內也住了許多戲曲師傅,開班授徒,因此這條巷子被稱為「戲館巷」。

如今戲館巷內,已無任何的戲團或戲館,北管、南管的老師傅,大概都已成為需被保護的國寶級人物了。巷內寂寥靜謐,不聞戲曲聲,高高的水泥樓房之間,包夾著幾棟低矮紅磚平房,走在巷內,只見一位老年人僂著背,蹲在紅磚老厝前整理門前的盆栽。

戲館巷的巷底,有一間小廟,名為「港口宮」,因位於昔日的新莊港附近,因而以「港口」為廟名。這廟卻不是古廟,而是民國80年(1991)公路施工單位在修築環河路時,挖出一具泥團,洗淨後發現是一尊觀世音菩薩,因而創建本宮加以祀奉。 

港口宮的後門通戲館巷,門前即是環河路,然後是高高的堤防,堤防之外就是大漢溪了。站在廟前,看不見堤防外的河岸。而港口已消失,戲館已沒落,此地空留「港口」、「戲館」之名。


米市巷的潮江寺

米市巷在新莊路387巷,這條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子,卻曾是新莊的米糧中心。清代新莊平原生產的米糧透過新莊港輸往中國大陸,因此糧行紛紛設置於碼頭附近。這條巷子離港口近,因此開設了不少糧行,商船靠港後,碼頭工人(苦力)便連忙穿梭於巷道,挑著米袋上船。因此而有「米市巷」的稱呼。

板橋林家的創立者林平侯就是發跡於新莊的米市。林平侯,福建漳州人,乾隆47年(1782年)來台依親,年僅16歲,最初就受雇於新莊老街的米商家,從幫傭做起,後來才自立商號,以經營米糧致富。

後來,新莊連續發生族群械鬥,先是閩粵械鬥,粵人落敗而遷離,隨後漳泉械鬥,漳州人居下風,林平侯為身家安全,而於嘉慶23年(1818年),舉家遷往桃園的大姑陷(大溪),後來累積鉅產,成為富豪。桃園大溪也因此成為板橋林家的發祥之地。

米市巷的巷底,一棟紅磚樓房古厝,令人眼睛一亮,這就是著名的「潮江寺」。據說研究台灣鄉土古蹟的學者林衡道先生,以前帶人參觀新莊老街時,特別喜歡向人介紹這棟房子。兩層樓的閩南紅磚樓房建築,屋頂有西式的女兒牆,二樓突出的短陽台則有仿維多利亞式的泥塑欄杆。

清朝時期,這棟房子原是在米市巷的碼頭工人做為休息的寮房。漳泉械鬥之後,新莊成為泉州人的地盤,而大漢溪對岸的板橋則是漳州人的勢力範圍;新莊人為防範板橋的漳州人,於是在樓上設立瞭望台,以做警戒之用。日據時期,才將這棟樓房改為「潮江寺」,做為寺廟,使用迄今。目前二樓供奉觀音佛祖,樓下則為福德祠,供奉土地公。

「潮江寺」原為民宅格局,因此室內空間狹窄,一樓通往二樓的木梯僅容單人通行而已。這棟紅磚樓房頗具特色,也見證了老街的歷史,可惜未被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廟前又有廟方貼出的告示,陳言屋齡老舊,建物凋敝,祈求各方大德踴躍捐款,以整修潮江寺。如此看來,這棟老建築的前途未卜。下次來,還能否還能看見這棟古樸優美的紅樓,就看新莊地方人士的抉擇取捨,以及政府文化單位的關心與否了。

米市巷在新莊路387巷,這條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子,卻曾是新莊的米糧中心。清代新莊平原生產的米糧透過新莊港輸往中國大陸,因此糧行紛紛設置於碼頭附近。這條巷子離港口近,因此開設了不少糧行,商船靠港後,碼頭工人(苦力)便連忙穿梭於巷道,挑著米袋上船。因此而有「米市巷」的稱呼。

板橋林家的創立者林平侯就是發跡於新莊的米市。林平侯,福建漳州人,乾隆47年(1782年)來台依親,年僅16歲,最初就受雇於新莊老街的米商家,從幫傭做起,後來才自立商號,以經營米糧致富。

後來,新莊連續發生族群械鬥,先是閩粵械鬥,粵人落敗而遷離,隨後漳泉械鬥,漳州人居下風,林平侯為身家安全,而於嘉慶23年(1818年),舉家遷往桃園的大姑陷(大溪),後來累積鉅產,成為富豪。桃園大溪也因此成為板橋林家的發祥之地。

米市巷的巷底,一棟紅磚樓房古厝,令人眼睛一亮,這就是著名的「潮江寺」。據說研究台灣鄉土古蹟的學者林衡道先生,以前帶人參觀新莊老街時,特別喜歡向人介紹這棟房子。兩層樓的閩南紅磚樓房建築,屋頂有西式的女兒牆,二樓突出的短陽台則有仿維多利亞式的泥塑欄杆。

清朝時期,這棟房子原是在米市巷的碼頭工人做為休息的寮房。漳泉械鬥之後,新莊成為泉州人的地盤,而大漢溪對岸的板橋則是漳州人的勢力範圍;新莊人為防範板橋的漳州人,於是在樓上設立瞭望台,以做警戒之用。日據時期,才將這棟樓房改為「潮江寺」,做為寺廟,使用迄今。目前二樓供奉觀音佛祖,樓下則為福德祠,供奉土地公。 

「潮江寺」原為民宅格局,因此室內空間狹窄,一樓通往二樓的木梯僅容單人通行而已。這棟紅磚樓房頗具特色,也見證了老街的歷史,可惜未被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廟前又有廟方貼出的告示,陳言屋齡老舊,建物凋敝,祈求各方大德踴躍捐款,以整修潮江寺。如此看來,這棟老建築的前途未卜。下次來,還能否還能看見這棟古樸優美的紅樓,就看新莊地方人士的抉擇取捨,以及政府文化單位的關心與否了。 

延伸閱讀:新莊老街地圖 
文章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台北》新莊老街 餅香糖香勾起古早味
來源聯合新聞網/文/農業易遊網提供 2007/06/19

熱騰騰的豆漿(資料來源/農業易遊網)

新莊有什麼呢?很多人對於新莊的印象就是工業,但是新莊其實是一個具有古意人文的地方,在新莊有一條老街,其中蘊含傳統產業,傳承的精神相當值得流傳。

第一站就來吃早餐-尤協豐豆腐店,來到這邊看看豆漿豆腐的製作,順便喝一杯豆漿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順著老街走,來到翁裕美麥芽糖店,這邊是新莊有名的百年麥芽糖工廠,單從店門口是看不出名堂的,就到這邊好好認識一下麥芽糖的製作過程吧!

中午快到啦!豆漿不是只有永和才有的專利,在新莊靠近老街的菜市場旁,也有一間開了二十幾年的世界豆漿,裡面的餐點可說是應有盡有,堆如小山高的油條,還有許多種不同餡料的燒餅,讓肚子得到最溫暖的招呼。

經過老街,到老順香來帶個伴手禮,這邊的鹹光餅可是世界知名,一包「鹹光餅」,在這邊的售價是30元,不但好吃、份量又多,還有其他的鳳梨酥、芋頭酥等,各式精美的小點心,不論是送人還是自己吃,都很棒喔!

新莊有個知名的响仁和鐘鼓場,這邊的鼓都是經過王錫坤師傅的巧手製作的,王師傅會自己設計鐘,這邊也有嗩吶的製作,鐘鼓場旁邊有一座王師傅自己收藏的鼓的文化館,開放到下午四點,改天有空不妨到响仁和來趟文化之旅。

\延伸閱讀》
新莊旅遊景點導覽 
資料來源:農業易遊網 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