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格拉斯 極簡到無限的「音」雄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03.13 02:29 am

菲利普‧格拉斯一向被稱為「極簡主義大師」,
不過他自己卻很厭煩這項稱謂,寧可自稱「古典主義者」。
圖/兩廳院提供

近幾年,曾以「楚門的世界」、「時時刻刻」等電影配樂獲獎的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在台曝光率大增,前年率專屬樂團來台賣座甚佳,去年紀錄片上映也蔚為風潮,上周又以「渴望之書」締造爆滿票房。他的魅力究竟何來?

一開始是碎散的鈴,然後是規律的鐵琴敲擊,小提琴單一聲線隨後加入,又疊上重複鐘聲。你還來不及分辨不同樂器的細微變化,弦樂又逐漸湧出,不斷反覆著簡短動機,旋轉般越來越強,終隨著越來越強勁的鼓聲,爆炸成一片燦爛星雲……

在意音樂語言

這是著名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為電影「三島由紀夫」寫的配樂(取自「開場」),也為他贏得人生中第一座電影配樂獎。對許多人來說,格拉斯音樂的魅力常在於樂聲中飽滿的張力與情緒,格拉斯自己則說:「其實我不大在意音樂的氛圍或情緒,我在意的是音樂語言。」

是什麼樣的音樂語言,讓格拉斯在1960年代創造的極簡主義樂風,能橫跨古典器樂、歌劇、當代音樂、電影配樂、戲劇及舞蹈配樂,乃至搖滾、電音、流行樂,合作對象又廣含各領域大師如羅伯‧威爾森、伍迪‧艾倫、拉維‧香卡、馬友友,及歌手大衛‧鮑伊、保羅‧賽門、李歐納‧柯恩,至今不衰?

旅法啟蒙風格

細究起來,格拉斯的極簡風格,可說融合西方古典技法、當代音樂概念,以及最關鍵的,東方音樂的啟發。光是這廣闊的形成土壤,似乎即預示他的音樂何以能跨越年代、流傳全球,而這些啟蒙,幾乎都是發生在1964至66年格拉斯旅法期間。

1964年,茱麗亞音樂學院畢業的格拉斯,赴巴黎師從法國音樂教母布蘭潔,立即扛下研究巴赫平均律的艱鉅功課。7歲就能背出巴赫48首前奏與賦格曲的布蘭潔,向來要求學生熟習對位法,凡有疏誤,立刻破口大罵,格拉斯也飽嘗「連滾帶爬逃出教室」的命運。

辛苦學習之餘,格拉斯也遍覽巴黎的人文風光。妙的是,法國現代音樂如布列茲等人的作品,格拉斯聽來「毫無吸引力」,倒是美國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讓他大感驚喜,日後還成為他口中「西塔琴大師香卡之外,另一位啟發我創作靈感的音樂家」。

紐時推薦珍藏

更關鍵的音樂突破點來自香卡。1965年,格拉斯為擔任電影「Chappaqua」配樂的香卡記譜,震撼於香卡迥異於西方的音樂概念。在紀錄片「格拉斯十二樂章」中,他回憶:「香卡說,所有的節拍都一樣,我完全聽不懂……後來我終於了解,在西方音樂中,我們像切一條土司一樣將時間分段;而印度音樂,則是將一個個時間單位串起,累加成更大的時間。」

東西火花的碰撞,匯聚成1974年格拉斯的極簡主義鉅作「12部音樂」(Music in Twelve Parts)。該作原只有12行簡單的對位音樂,經過四年建構,才成為格拉斯眼裡「我極簡主義的終點」,近年還被紐約時報選為百大值得珍藏的古典唱片。格拉斯後來的極簡技法,可說都源於此作。

影響電音舞曲

除了極簡形式本身,二戰後前衛藝術運動興起,各領域藝術家跨界合作成常態,也對格拉斯的音樂產生決定性影響。他認為,不同領域藝術家的結合,不但能創造更佳的作品,也會回過頭影響各藝術,「作曲家的角色不能只限於作曲,而得真正進入表演領域;劇場是我音樂真正的家」。

以1976年與羅伯‧威爾森合作的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為例,該劇就在音樂、戲劇史都立下里程碑,也成為格拉斯和威爾森的不朽座標。

格拉斯的極簡音樂,彷彿在另一個象限,同時建築出威爾森的層疊意象。而威爾森幾何式的視覺美學,又似乎呼應著格拉斯的音樂建築。不同藝術,豐富了彼此。

雖然格拉斯自此認為「歌劇是最高的藝術形式,因為它綜合所有戲劇元素,包括音樂、歌詞、動作、影像,甚於電影及戲劇」,至今也已譜寫逾20齣歌劇,但他仍不斷創作其他音樂類型。90年代更以崇拜者大衛‧鮑伊及電音先鋒布萊恩.伊諾的音樂為素材,創作第四號交響曲「世間英雄」,影響甚至遠及電音舞曲圈。

好奇創造驚奇

如今已經72歲的格拉斯,上周又在台舉行衍生自李歐納‧柯恩詩作「渴望之書」的同名音樂會,結合音樂、詩作、畫作多媒體,堪稱他來台三次中,最接近他理想表演形式的創作。儘管他早不願被標籤為「極簡音樂家」,寧可自稱「古典主義者」,音樂會仍可清楚辨識他的極簡風格;只是極簡於他,已僅是音樂技法之一。

曾有人問格拉斯,一直勇於嘗試新型態的動力何來?格拉斯回答,他的好奇心是主因,但與各型態藝術家的互動也很重要。今年,他的新歌劇「克卜勒」及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美國四季」又將首演,且期待格拉斯的下一個驚奇。

音樂小辭典》極簡音樂

極簡音樂的特色,是將一個或數個極短的音樂動機,不斷反覆延伸、堆疊、融合、發展,格拉斯則特別擅長以不同樂器交疊出層層音色,乃至讓不同聲部的動機互相對話,製造強大戲劇性。同時,他也不自限於極簡「規則」,音樂因此更多變。



格拉斯》沙灘上的愛因斯坦 不朽出自偶然
聯合報╱本報訊  2009.03.13 02:29 am

儘管在「沙灘上的愛因斯坦」前,格拉斯已研究極簡音樂12年,一般仍多稱該作是他成名作。這齣全長四個半小時、無明顯情節的前衛歌劇,其實有不少元素出自偶然。

劇評家耿一偉指出,以多年前曾被「司迪麥口香糖」用於當廣告配樂,歌隊重複唱著「One、Two、Three、Four」的樂段來說,其實是因為威爾森當時要格拉斯和演員自創台詞、歌詞,但格拉斯不知怎麼寫歌詞,排練時就叫歌手先唱數字和Do Re Mi,結果因為效果不錯,就變成正式演出內容。

演出結束前威爾森親自跳的一段舞,也出於意外。格拉斯回憶,本來排練中沒這一段,但威爾森卻臨時把整個臉畫成白色,雙手握著手電筒,不斷隨著舞蹈動作來回揮舞,讓他看了「嚇了一大跳」。

甚至為何要選擇愛因斯坦為主題,也還是偶然。威爾森坦承,因為他看到一張愛因斯坦站在沙灘的照片,才動念製作,並以此為名;他還笑說,「如果任何人想從此劇了解愛因斯坦,一定會失望。」

無論如何,「沙灘上的愛因斯坦」立下不朽標竿,連名評論家蘇珊‧桑塔格都盛讚該劇讓她「只能坐在那裡,根本沒法將眼光從舞台移開」。然而因為製作成本過高,造成格拉斯、威爾森破產,格拉斯只好去開計程車,還曾遇到一位女士招車後,看見駕駛名牌,主動說:「年輕人,你可知道你的名字,跟一位著名作曲家一模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