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漢學家林西莉 琴緣中國半世紀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宛茜 2009/04/10

林西莉帶回瑞典的明代古琴「鶴鳴秋月」。 圖/貓頭鷹出版社提供

三年前林西莉出版「漢字的故事」,對漢字深刻生動的敘述,讓人深感好奇:一個瑞典人,怎麼會比中國人還要瞭解中國文化?這次她帶來「古琴的故事」,書中講述的中國古琴文化,更是連知識份子都會感到陌生的古老藝術。

林西莉對著半空舞動手指,彷彿眼前真有一具古琴。「彈古琴時,你必須在腦中想像畫面─高山流水、梅花吐蕊、大雁在夜空中展翅…這具琴就是幫你通往大自然的橋樑!」她的右手突然彈起,嘴巴發出撲嗤的聲音,彷彿看到一尾魚從虛空中跳出來。

文革前夕 定居灰暗北京
1961年,28歲的林西莉第一次見到中國古琴。那時她偕夫婿定居北京兩年,「它是一個灰暗沉悶得無法形容的城市,比我在歐洲見過最貧窮的城市還要封閉、衰老。」

彼時「大躍進」剛結束,紅色中國正處於物質最貧窮的時代。「商店空空如也,人民飢腸轆轆。」林西莉甚至因為營養不足嚴重脫髮,每週必須到協和醫院注射兩次蛋白質。

然而在林西莉的回憶裡,這段原該灰暗的日子卻流動著鮮亮的色彩。「除了沒什麼東西可吃、沒什麼東西可買,我們什麼都可以做。」


1961年成立的古琴研究會。左一為溥雪齋、左三為王迪,彈琴者為汪孟舒。溥雪齋的腳下還墊了一塊小地毯。圖/貓頭鷹出版社提供

溥儀堂兄 成立古琴協會
那正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時刻。摧毀一切傳統的文革(1966年)即將到來,空氣中開始醞釀革命的氣息,人們卻奇異地突然擁有許多自由。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溥雪齋,召集一群音樂愛好者準備成立北京古琴研究會,被周恩來多次邀請到中南海演奏。毛澤東、朱德、陳毅大表欣賞,有了政治人物的加持,北京古琴研究會在1962年正式成立。

當時歐洲也正掀起文藝復興熱,中世紀的樂器重新回到了人們的生活中。學了20多年鋼琴的林西莉,嫌鋼琴「激烈、淺薄」,轉投15世紀魯特琴的懷抱。

關鍵話語 棄琵琶學古琴
林西莉原本想學的是外型和魯特琴相近的琵琶。啟程中國前,林西莉特別飛到莫斯科請教一位音樂教授。他告訴她,琵琶只是「還算得上漂亮的簡單樂器」,而古琴卻像魯特琴一樣,「都是用來反思和感受心靈的樂器。」這席話改變了林西莉的命運。

在中國,一般人禁止和某個單位直接聯絡。林西莉一無所知,卻因此接受了命運之神的安排。某天她拿到一所民族音樂學院的地址,闖了進去,遇見一位懂得簡單德文的教授──他正是後來成為林西莉古琴老師王迪的丈夫。

四年解散 琴聲中慰心靈
曇花般瞬間綻放,北京古琴研究會只維持短短4年,文革爆發後成員多下放種田種菜,用彈琴的手拿起鋤頭。林西莉在古琴會最美麗的時光中闖進,成為該會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學員。

古琴研究會的成員大都是出身世家的傳統文人,改朝換代後,他們蝸居簡陋的胡同深處,在古琴中尋找心靈的世外桃源。

會員之一管平湖,父親是宮廷畫家,他卻以修傢具和漆器維生。林西莉記得他身材矮小,但當「那雙又黑又大像樹幹一樣凹凸不平的巨手」在琴弦上攤開時,「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皇族出身的溥雪齋則總是穿著帶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像雲一樣飄過來」,評點一下林西莉彈琴的姿勢。


1960年代初,古琴大師王迪(右)指點林西莉彈古琴,兩人年紀相彷。圖/貓頭鷹出版社提供

古琴結緣 王迪亦師亦友

影響林西莉最深的是王迪。王迪某次在收音機聽到古琴琴音,便不顧一切找到管平湖、拜他為師。有著相同年紀、相同熱情與行動力的兩人,在古琴的連結下,開始一輩子亦師亦友的情誼。林西莉撰寫「古琴的故事」時,每一章節都和王迪討論,王迪卻在書成前夕過世,像是完成了上帝交付的使命。

林西莉回憶,王迪教她撫琴時,總是要她在腦中想像一個畫面、像緩緩攤開一幅山水畫卷。如「春曉吟」是「大自然在冬天後甦醒、潺潺流水般明亮輕快的聲音」;「鷗鷺忘機」則應該讓人感到「寬闊的大海和波濤」。

根據學鋼琴的經驗,林西莉曾向王迪要求練和弦、音階;王迪大吃一驚,認為這是對古琴的褻瀆。「她說,古琴不是練琴的工具,完美精準地彈出一個音不是目的;它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讓彈琴者透過音樂表達人生的領悟。」這句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擋在林西莉面前、那張神秘的中國文化大門。

離開北京時,古琴研究會送了一具明代古琴給林西莉。「50年來,我一直住在這個音樂裡。」在家時,她每週撫琴一次;出外旅行,她也會想像古琴就在身邊。古琴彷彿住在林西莉心裡,只要輕輕撥動琴絃,高山流水的中國文化,就會被琴聲召喚而來,陪伴在天涯海角的她。

古琴故事 瑞典帶動熱潮
兩年前,林西莉將研究古琴的心得寫成「古琴的故事」。此書在瑞典贏得出版最高榮譽奧古斯都文學大獎,也帶動一股「中國古琴熱」。她邀請王迪的女兒來瑞典開古琴音樂會,聽眾反應熱烈、邀約不斷,短短兩周就排了十幾場音樂會。

近80歲的林西莉,如今還深深記得第一次接觸中國古琴的畫面。那是一具明代古琴,在一個北京家族中一代代傳了下來,被家族後人、一個年輕的北大學生送到她面前。 

「我輕輕撥動其中一根弦,琴身應手發出一種使整個房間都顫動的聲音。」如今林西莉自己也變成一具古琴,發出讓全世界都產生共鳴的樂音。



瑞典漢學家 說古琴故事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9.04.02 03:50 am 

林西莉。圖/記者徐兆玄攝影

「彈古琴時,你必須自己在腦海裡想像畫面─高山流水、鷗鷺忘機…這具琴就是幫你通往大自然的橋樑!」瑞典漢學家林西莉舞動手指,做出魚兒拍翅、蜻蜓飛翔的動作,「50年來,我就住在這個音樂裡。」

三年前林西莉來台出版暢銷書「漢字的故事」,這次她帶來新作「古琴的故事」,以淺顯易懂的筆調,娓娓敘述就連讀書人也會感到陌生的中國古琴文化。

1961年,在文革浪潮來襲之前,林西莉和先生一起來到北京。在此之前,歐洲正掀起文藝復興熱,林西莉也學習了15世紀的古樂器魯特琴。她在俄國著名音樂家的建議下,學起「和魯特琴有同樣地位」的古琴。

林西莉加入由溥儀堂兄溥雪齋發起的北京古琴研究會,成為該會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學員,其他都是知名老師。這個研究會臥虎藏龍,林西莉在古琴大師王迪、查阜西、管平湖的指點下,通過古琴,一步步走進深邃奧妙的中國文化。離開中國時,她將一具明代古琴一起帶回瑞典,這具琴陪伴了她一生。

50年後,她將研究古琴的心得寫成「古琴的故事」。本書在瑞典出版時,不僅贏得奧古斯都文學大獎,也帶動一股「中國古琴熱」。



林西莉》肚裡的中國…多到怕來不及寫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宛茜 2009/04/10

林西莉大學念的並不是漢學,而是歷史與人類學、藝術。她表示當時瑞典的大學教育,並不要求學生專攻那一科,任他們自由涉獵各種學問。

畢業後,林西莉當了幾年高中老師。因為想認識「陌生、沒有被歐洲汙染的文化」,她先是拜在漢學大師高本漢門下學漢語,又和丈夫一起前往中國。丈夫在瑞典大使館工作,她則在北京小巷胡同間亂闖,學漢語、古琴,「看到什麼就學什麼!」

林西莉曾遇到第二波簡體字運動中,負責改造漢字的解放軍,還為了漢字之美跟他們大辯一場,「他們最後說,我同意你,但我們無能為力。」

林西莉丈夫也是作家,兩年後夫妻倆束裝回國,合寫了一本「中國的危機」,大為暢銷。他們用版稅買了一部吉普車,開車深入印度、拉丁美洲等地,研究不同國度的農耕問題。他們也為瑞典第一大報「每日新聞」寫稿,並受邀到台灣採訪兩蔣父子。

1973年起,林西莉著手準備寫「漢字的故事」。她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到安陽、西安、黃河沿岸做田野調查。在陜西的黃土高原上,她對中國剪紙產生了興趣,目前已收集逾3000份剪紙,下一個出書計畫便可能是「剪紙的故事」。

問她還有多少「中國的故事」打算寫?「這是秘密!」林西莉眨眨眼:「多到我怕來不及寫!」

問林西莉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熱情和精力、走遍世界各地?她想起18歲時讀女校時,一位老師搖著她的肩膀說:「你們女孩應該離開瑞典,到中國學中文、到阿拉伯世界學阿拉伯文、到任何陌生的地方學新東西!」這時候林西莉眼睛閃閃發亮,就像一個18歲的女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