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汝窯
參考資料/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宋朝,分成北宋跟南宋。
北宋始於西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篡後周所建,都汴梁,即今開封。亡於西元1127年,宋金合作滅遼後遭金兵南下,破汴梁,擄徽欽二宗北返,史稱靖康之難。欽宗之弟趙構於南京稱帝,為宋高宗。後定都臨安(今杭州),此時的宋朝被稱為南宋。

宋代軍事上積弱不振,屢屢納歲幣於北方遼、金。但是在藝術、經濟、文學方面的成就卻是歷代以來最高的一個時代。北宋士人在書法、繪畫的造詣已經成為典範,書畫意境、畫工、筆法值得一再玩味;宋版圖書的精美程度,字體的精美,排版的細膩,引發往後千年對於宋版圖書尊崇以及倣傚;北宋的瓷器,尤其是汝窯青瓷已經成為瓷器類的登峰造極之作,加上現傳世作品稀少,更顯珍貴。

北宋的時代,是中國陶瓷技術的黃金時代。千千萬萬的陶窯製作出品質良好的陶瓷。在宋代,有名且流傳至後世的陶瓷窯有汝、官、哥、定、鈞五個窯。其中汝窯所產青瓷緘認為是中國最完美的青瓷。汝窯瓷在徽欽二朝被定為皇室御用品,專門供皇室使用,只有少數因皇宮「看不上「而輾轉流落民間。

汝窯瓷其釉色就像是文獻上所載,被認為是理想的青瓷釉色敘述:「雨過天青雲破處「的「天青色「。捕捉到了雨過放晴的天色變化,溫潤典雅,泛著粉色光澤。(粉色光澤,就是當把光投到汝瓷上時,將會看到映在瓷上的光是模糊且邊緣呈不規則狀,有粉粉的感覺)

由於汝窯的運作時間很短,約在北宋末年,僅有約二十年上下的時間。產量已少,加之金兵南侵,宋室倉皇南遷等等的混亂,從南宋開始就已經被當成古董收藏、進獻。現已知傳世僅僅約七十件,而故宮有二十一件。

受到宋代窯師大多崇尚自然,力圖再現天然之美的影響,汝瓷的形狀幾乎都很簡單,像是圓形洗、盤、盆、碟等,並不華麗,但是其大小、形狀皆有設計過,加上完美的捕捉到了「天青色「,因此成為陶瓷名品。

一、獨領風騷
宋代陶瓷蓬勃發展,各個窯口在造型、釉色、裝飾技法與製作技術上各勝擅場。窯址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的汝窯,產燒的瓷器,器形端整大方,釉色滋潤瑩澈,在眾多青瓷窯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家指定御用的瓷器。

汝窯瓷器的釉色風格獨具,它藍中帶綠,又微微閃現著淡粉色的光澤。和宋朝的耀州窯、南宋官窯、龍泉青瓷截然不同。自從明清以來,即深受鑑賞家所注意。無論是「天青色」、「雨過天青」或「淡青色」,都不足以形容實品的溫潤典雅。同樣的,汝窯瓷器的品級,無論是釉表帶開片或是完美得一點紋路也沒有,它在鑑賞家的心目中,始終是獨領風騷,足以視為青瓷的典範。

二、精緻風尚
汝窯瓷器的使用,大約在北宋哲宗到徽宗(1086-1106)的二十年之間。時間雖短,卻在作品中流露出跨國界的交流意象。

創意來自伊朗、埃及玻璃工藝的紙槌瓶,在十一世紀初左右傳入中國。流行於九至十世紀的中東玻璃紙槌瓶,用來裝酒、油或薔薇水。而為陶工加以仿製的汝窯紙槌瓶,可作為擺設或賞玩之器。

同時出現在漆器、金屬器以及其他瓷窯中的蓮花式溫碗,表現出特定時空之下流行的造型。它和韓國高麗青瓷近乎一模一樣,也反映出十二世紀時北宋與高麗陶瓷貿易的往來,具體地呈現《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一書的記載。而說明北宋時出訪韓國的徐兢,在高麗皇宮中看到的瓷器,無論是「越州古祕色」或「汝州新窯器」,或正是汝窯曾經存在的器類。

三、皇家標誌
珍藏在故宮的汝窯瓷器,作品背後隱含著動人的傳奇故事。儘管時光飛逝,歷史不再重現。但鐫刻在汝窯底部的銘文,彷彿經典品牌,穿越時空,字字清晰地刻劃出值得記憶的流傳經過。

以「奉華」兩字刻銘著稱的青瓷碟,因南宋高宗的寵妃-劉貴妃別號奉華,又曾擁有大小兩方奉華印,而間接透露此件作品存在和劉貴妃的關係,以及它被南宋皇室收藏的經過。

底部題刻清高宗御製詩的青瓷圓洗,從「趙宋青瓷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釉」的敘述中,得知這件作品正是乾隆皇帝所能辨識出來的少數汝窯之ㄧ,而說明它在十八世紀清宮流傳的經過。

四、卓越技術
汝窯神秘而獨特的天青色釉,在宋代文獻中,記載它含有豐富的瑪瑙粉末。以今天科學的角度解讀,瑪瑙是石英的一種,由二氧化矽沉積而成。在釉中加入瑪瑙粉末對瓷器的釉色、質感、開片並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但是,汝窯產地盛產瑪瑙,北宋也曾多次前往開採,加上汝窯表面閃爍著若隱若現的淡粉色光澤,無不讓人以為這正是「瑪瑙入釉」的現象。

為追求瓷器完美無瑕的質感,多數汝窯以滿釉支燒法來燒造,製作時僅在底部以支釘隔開坯體和匣缽,讓瓷器不變形,也讓釉能夠覆蓋住整件作品,達到滿釉的目的。燒製完成的汝窯,底部支釘細小若芝麻。傳世汝窯盤、瓶、碗和稍大的洗,底部有五個支釘痕,而小尺寸的洗和碟用三個支釘,水仙盆用五或六個支釘。

汝窯現今存物(展於台北故宮)

北宋汝窯青瓷盤
高4.4公分 深2.8公分 口徑21.4公分 足徑15.5-15.7公分
底部鐫刻的御製詩中,「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晨星真可貴,劫火未曾虧。薜暴寧須議,完全已足奇。穆然陳綈幾,獨切水圓思。乾隆戊戌仲夏  御題」乾隆皇帝以「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來形容宋瓷獨特的質感,讚美宋瓷正是瓷器中的瓷器。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高6.1公分 深3.8公分 口縱15.8公分口橫23.1公分 底縱13公分
底橫19.5公分
傳世唯一無開片紋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應明代鑑賞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的鑑賞觀。


北宋汝窯天青奩式爐
高15.3公分 口徑23.8公分
造型和戰國漆器或漢朝青銅器雷同的奩式爐,形體碩大,具古雅的風格。南宋寵臣張俊獻給高宗的汝窯清單中,即包含此一器類。


高麗青瓷 雕刻鴛鴦蓋香爐
高18.8公分 寬16公分
在香爐內焚燒的香,穿過鴛鴦的身軀,再緩緩地從嘴部傾吐而出,此香爐不僅具有實用的功能,整體造型亦十分講究,展現出高麗青瓷細緻優雅的格調。


清涼寺窯 北宋 汝窯香爐
高13.6公分 口徑15公分 足徑16公分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曾記載一種高麗香爐,底座造型看起來像「下有仰蓮以承之」;在無實物傳世的情況下,考古出土的汝窯殘件,竟然意外地讓我們見識到相似的器形。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
高10.1-10.5 公分 深7.6公分 口徑15.9-16.2公分 足徑8.1公分
這種蓮花碗型,在宋朝的當時非常常見,廣為大家所愛用,成為宋朝的一個經典形狀。溫碗,是保溫用的。在碗內注溫水或熱水,再把要保溫的,像是茶壺、酒壺等放入,藉以保溫。在汝瓷燒製的過程中,由於釉料的關係,燒出來的瓷器表面會有深色裂縫,稱「開片「,狀似蟹爪,是汝瓷的一個特徵之一

蟹型紋路

同時出現在漆器、金屬器和陶瓷器中的蓮花式溫碗,造型不僅是宋朝的經典,它同時也深受高麗人士喜愛,成為高麗青瓷中流行的器類。


為了要讓整個瓷器都包覆上釉料,所以宋代工匠研發了一種方法「支釘法」。就是將燒瓷模型的模具底部弄起數根的小土釘,頂住欲燒陶器的底部,讓陶器跟模具有一點點的分離,可以使釉料整個包住陶器。聽起來很簡單,不過,重點是,支釘頂住的部位,因為將不會有釉料覆蓋,所以支點是越小越好。在汝瓷上面的支點,一個個都小如芝麻,甚至比芝麻還要小。後世要仿製汝瓷,這一部份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鑑定家也將這一點作為鑑定汝瓷真偽的重要條件之一。


高麗青瓷 花口碗
高9.5公分 口徑14.2公分
同時出現在漆器、金屬器和陶瓷器中的蓮花式溫碗,造型不僅是宋朝的經典,它同時也深受高麗人士喜愛,成為高麗青瓷中流行的器類。


北宋汝窯青瓷奉華碟
高1.9-2.1公分 深1.6公分 口徑12.8公分 足徑10.1公分
底刻「奉華」兩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證南宋劉貴妃善畫,號奉華,又擁有大小兩枚奉華印,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傳經過。 


北宋汝窯青瓷橢圓洗
高2.7公分 深2.1公分 口縱9.8公分 口橫14.2公分    底徑4.2公分



北宋 汝窯 奉華紙槌瓶
全高22.4公分 口徑4.4公分 底徑8.6公分
此瓶有直長頸、斜寬肩、折為上豐下斂的腹部、平底,底部有五枚細小支釘痕;唯該類瓶型在長頸的上方原應有一平折上揚的盤口,本器的口部可能因傷而平截去,並鑲銅稜釦。全器呈腴潤的粉青釉色。此種盤口折肩紙槌瓶的造形亦見於同時期阿拉伯的金屬器、玻璃器。 


部份文/圖來源:
http://sobeit.pixnet.net/blog/post/2564357
http://catalog.ndap.org.tw/dacs5/System/Main.jsp

延伸閱讀 
 http://2008816zjh.blog.163.com/blog/static/9121904120091229432727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yoganadan 的頭像
    anyoganadan

    私.雜記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