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來臨,多元化的作品形式是否會影響到創作的源頭?聯合線上主辦的「作品的誕生與數位閱讀─兩岸三地華文創作與數位出版論壇」邀請了名作家們對「數位」進行對談。回到創作者的角度,他們依然謹守著的傳統的創作精神,與紀律的態度。
.座談會:多媒體時代,創作的力量
.主持人:王文華
.與談人:幾米 (繪本作家)、鄭丰 (武俠小說家)、詹偉雄 (趨勢觀察家)
幾米:情感+自律=理想的作品
|
因為我很早就認清一個事實,就是我該做而且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我要做的,當其他事情是別人可以幫幾米做的,我都會讓別人去做;由於作品被改編成不同類型,所以我好像時常出現在媒體上、宣傳上,但其實我大多時間都在創作,那些作品我都不去干涉。
我是一個比較圖像思考的人,就創作本身來看,一般來說都是先有畫面,進而決定我創作的動機是,那些畫面會讓我有感動、有感覺,然後我讓想法在腦中盤旋,再用圖像做紀錄最後才加入文字。
我的新作品─《時光電影院》的創作動機,是因為我喜歡看電影,我有很多崇拜的導演,當然也有很多作品會讓我產生很大的力量;我會在電影院裡暗自流淚,覺得如果沒有電影該怎麼辦,所以常常覺得自己是無處可去的人,還好有電影,讓我可以走進電影、走進別人的世界,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所以才有滿滿的感動,身為創作者,我問自己是否能為電影創作一個故事?
但我起先還不知道故事是什麼,也沒有任何細節,只是有這個念頭,但我腦中先有場景,所以我從畫電影院的座位開始,接著畫風景、人物,然後再把這些圖片串連起來,最後才有了故事的脈絡,於是我再將自己曾看過的電影畫面交織起來,例如侯導、王家衛的電影等。它們可以幫助我說故事,圖像可以讓我跟讀者有溝通,跟故事中的主角有溝通,所以故事就這樣一點一滴的串連起來。
其實我在創作這條路上,是一個很自律的創作者,每次在演講的場合上,很多人都會問我靈感從何而來,但後來我發現,靈感怎麼來?從何而來,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紀律」。
創作有時是一種無知的衝動,只是有一種很熱切的情緒需要去表現,不會去考慮後面的效果,只會去安排故事情節與畫面。我當初不會想到作品之後會有電影要改編,縱使現在想到也不會對我一開始的創作有任何影響。
但後來我慢慢發現,我好像可以在多媒體的環境下扮演一個最基本的角色,就是我創造出一本書,例如:《星空》,然後就會有別的形式的媒體對我的作品重新演繹,我就只要做到把最原始的想法表現出來。
其實,每個媒材都有不同的特質,我在網路上可以不花錢就能看到名畫,可是我依然會去博物館看原作,因為當我看到實品的那種感覺是很不一樣的。以我的電子書《走向春天的下午》來說,它有很多功能,能讓書更豐富更好玩也有遊戲的成分,有配樂等,而且透過螢幕的展現,畫面也更漂亮,但那都是故事再附加出更豐富的面向,也讓購買者多了選擇。對我來說,我還是比較在意故事的本質。
鄭丰:藉由小說去創造一個世界
|
「天觀雙俠」我寫了八年多。武俠小說或是任何的小說,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抽離;特別吸引我的是它亦真亦幻,像金庸小說有很多歷史的背景,所以感覺它是真實的,但人物顯然是虛構的;少林寺、武當山都是存在的,但並沒有少林派跟武當派,很多真假的東西相容在一起,變成一個可信虛幻的世界,在那個世界當中,書中角色也反映出真實的人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感受的一些情感,所以小說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虛擬空間的創造。
紀律對任何的創作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創作的過程通常都是很孤獨的。故事是否寫得通順、流暢都要不斷的在腦子裡反覆過濾,整個過程是非常寂寞的,就是要面對自己,面對作品,要把自己的思維理清,真正的將作品寫出,而自己也滿意了,才能把東西拿出來,如此一來才能得到好的回饋。
對於作品要以電影的形式呈現,我的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小說最大的功力是透過純文字就會產生豐富的想像,而每個人對每種角色都有既定的完美形象,就連我自己在寫作時,也會對自己的人物有一種感覺。
儘管數位閱讀時代已經來臨,但我自己更喜愛看紙本書,讓我慢慢的咀嚼,慢慢的欣賞。
詹偉雄:澎湃的情感才是創作的源頭
|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有電影院、有書店等,因為它帶給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完全沒有去經歷過的人的奇遇,所以數位時代是讓我們彼此分享在腦海中的私密想像,擁有無限可能。
但回到數位的本質來看,數位只是再現想像力的工具,重點還是你內心世界有沒有澎湃人生經驗,是否有情感要素可以發揮?
數位時代來了,重點是我們在類比世界裡面,應該要具有一個多感多體驗的人生,某種程度來說,數位時代帶來的啟示是,人應該要在現實的世界裡多去體驗,多產生感動的泉源。
創作者紀律的生活背後,其實是澎湃的想像力,人類內心世界有萬千的情感,情感必須要透過一個外在的物質去表現出來,才能跟外人所分享,所以,藝術家很重要的一點是,藝術家內心的胸廓,那種澎湃的精神,必須找到一個外顯的物質去表達出來,讓大眾知曉。
對於作品數位化的問題我思考了很久,數位時代來臨,區分一種新的閱讀行為,我稱為讀面板;傳統的閱讀行為,就是讀紙,所以慢慢的我們生活裡已經被這兩種閱讀方式所佔據了。現在很多人擔心的是,數位閱讀時代來臨,紙否會消失?
我認為讀紙跟讀面板是兩種不同的生理行為,讀紙就像我們在讀月亮的折射,眼睛較柔和所以能久讀;讀平板像在讀一顆小太陽,不久讀。所以在電腦上,人們希望看到較短的文字,從這角度來看,會被取代的是那些有時間限制的文本。
我個人也有在數位閱讀,我花了很多時間在讀facebook,此外,我也花一點的時間在讀電子書,特別是論文報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