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芳明、陳義芝、袁瓊瓊 看閱讀與創作的變與不變
2012/01/12
【聯合新聞網/台北訊】

當數位閱讀趨勢成形,文壇前輩作家們如何看待新一代的閱讀風景?「作品的誕生與數位閱讀─兩岸三地華文創作與數位出版論壇」邀作家們說出心底話!

.座談會:閱讀與創作的變與不變

.主持人:王文華

.與談人:陳芳明 (政大講座教授‧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袁瓊瓊 (作家‧編劇)、陳義芝 (詩人‧作家‧大學教授)

陳芳明:網路時代 讀者就是編輯


作家陳芳明從學生的論文看出數位帶來的改變。記者侯永全攝影
在過去我們都是精讀,就是一個字一個字讀。網路時代是「瀏覽」,你可能會讀得很快,跟「精讀」不太一樣。這種方式讓「閱讀」好像變成很表面,不太能留下深刻的記憶。我看過的書,大概都知道裡面的內容,而且大概在第幾頁、第幾章能找到想要的東西,可是在網路上,你不會去記頁數。你的閱讀就不可能像過去用書本閱讀那麼深刻,而且隨時需要一個數位裝置在身邊。

數位閱讀要取代紙本閱讀,恐怕還需要一點時間。網路世代是「音容宛在」的世代,我們以前一定要握著對方的小手,才能談戀愛,現在的人是靠影像、聲音在談戀愛。還可以多角經營,換一個新的帳號,就是一個新的人。以前用字跡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網路上都是電腦字體,書寫變成扁平化。但是大家都要趕上這班列車,我也在過渡期,既手寫也打字,如果請助理打字、我口述,速度就更快了。

我對網路文學或網路世代,其實是樂觀的。我的新作《台灣新文學史》就提到文學經過三次革命,第一次是白話文對抗文言文;第二次是現代主義到來,開始寫內心世界;第三次是網路文學出現。網路文學為什麼是革命,這牽涉到書寫的方式,人的想像力遇到新的媒介的時候,會產生新的想像。讀詩時,伴隨著音樂,加強氣氛,使我們原本創作的極限又獲得一種鬆綁,又可以進一步去創作。

這種書寫的把關者已經不是編輯了,編輯的行業有一天說不定會消失,因為真正的編輯是所有在座的讀者。不僅是看點閱率,在網路世界還有網友的評價。

台灣人的閱讀習慣尚未完全E化,但我出國時常看到外國人看電子書。在未來,人類恐怕不能停下來,只會越來越快,利用移動的時間閱讀,這市場一定會出現,閱讀的方式還是會變,因為紙本書佔空間,圖書館都快爆滿了。電子書是趨勢,而書本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內也還是會存在。

袁瓊瓊:數位已顛覆了寫作與閱讀


作家袁瓊瓊是數位閱讀的重度使用者。記者侯永全攝影
數位已經顛覆「寫作」的意義。以前我們認為寫作是有某種才能,是為了表現自己,甚至因此獲得金錢、名聲,但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寫作;寫作的方式也已經不一樣了,貼你創作的圖而成名,像彎彎;經營自己的攝影作品,後來被出版社簽下來,出了實體書。就算是寫自己的生活瑣事也可能出名,像大陸的炫富女郭美美。當創作得以立即被閱讀時,就顛覆以往被認為有價值的內容才是一個好作品的概念。

寫作也牽涉到讀者的需求。在我的年代,讀者想對知識瞭解的比較多;現在讀者比較想知道世界上有什麼奇怪的人,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或跟我不一樣。寫作成為尋找同類的方式,在同類中成為一種標竿或標誌,創作同類的部落格。

數位科技把所有框架都打破了,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作。以前要去荒島流浪三個月才可以寫作,現在上班八小時回家也可以寫,你還是有很多讀者。當寫作變了,閱讀也變了,過去大家讀的是大師作品,現在大家是在讀同類,寫作與閱讀的動機、結構都動搖了。閱讀的形式已經改變,無法走回頭路了。

講到數位閱讀,有人有絕望感,認為沒法回去了。我覺得剛好相反,數位閱讀是一個擴大我們眼界的方式。因為有數位,在書店裡不一定找的到的書,你可以在網路上找的到;幾百年前的舊書,居然能夠發現。為什麼會出現呢?因為有愛書人分享。網路是不可思議的,也有人把幾十萬字的書,逐字抄寫出來貼到網路上。

對書籍的喜愛,讓閱讀不單只是思想傳遞。拿起一本書的感覺,我們沒法說明,那完全是訴諸感覺的狀態。讀書不光是吸收思想,也吸收整個看書的氛圍,字體印刷、紙頁太薄或太厚,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

我在2004年開始寫部落格。在網路上寫東西是很奇妙的,以前是用word邊寫邊修後,再貼到部落格上,後來我直接在部落格寫,不知為何,這種直接書寫的形式有一種不負責的氛圍。我寫的時候,腦子裡想什麼就全部寫出來,寫完就PO上去。我是重度網路使用者,網路寫作,有一種肆無忌憚、無拘無束的氣氛。通常都是匿名,所以會很奇怪的把私密的事情無所謂的PO出去。有時候寫作者「放肆」是有必要的。一定要有某種程度的大膽。雖然部落格有些雜七雜八,但有些文章比我已經出書的文章還寫的好。而了解一個人,如果你從他的部落格去認識,可能比他站在你面前都還要知道的更多。

我對閱讀是樂觀的。現在人時時刻刻希望可以看到一點、知道一點什麼,所以很多人已經沒有發呆的能力了。我自己有兩台電子閱讀器。身為使用者,提出一些建議。首先閱讀器使用的軟體無法互通,Α閱讀器,只能使用Α閱讀器相容的程式製作的電子書。第二,閱讀器的格式限定讀者只能閱讀閱讀器書庫的書,但書庫的書又太少。

陳義芝:數位出版 將改變作品的類別與數量


詩人陳義芝深刻觀察數位帶來的衝擊。記者侯永全攝影
數位時代不可逆反,使用網路媒介是必然趨勢。我是紙本與數位過渡的一個人,我享受數位的好處在於搜尋、瀏覽。至於深度閱讀我還是抱持懷疑的態度,精緻閱讀畢竟需要細緻思考;當然隨著閱讀工具、媒介越來越進步,未來說不定是看久一點眼睛會更舒服也不一定。

生物學專家研究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前額葉皮脂的部分,專司判斷、瀏覽,就是你要不要「按鍵」的判斷。腦神經專家經過核磁共振研究,如果這類「按鍵」選擇太多的話,會影響專注,無法深度思考。但他們又提出可喜的未來,人的大腦很容易適應,將來會自己適應多向的閱讀法。

這是一個大眾、通俗的時代。我講通俗沒有貶抑,從前通俗作品,變成今天的經典作品,常常都是這樣。我自己也很困惑,網路書寫與紙本書寫,會不會產生質變?我的研究生也閱讀九把刀,也會分析作品的優缺點、也有不是在網路上閱讀,而是閱讀紙本的。後來結論,他們要求作品裡的文學性並不變,表示人心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改變。

對作品深度的追求,目標沒變,但周遭的氛圍、環境變了。現在參與、回饋的意識升高,以前仰慕一個作家,我們甘於當一個讀者,現在每個人都是作家,大家都參與,還希望立刻回饋。以前投稿給一個刊物,半天沒有回音;就算留用,隔一兩個月刊出來,也沒有回音;刊出來後,讀者也沒有回音;現在一發表馬上就有迴響,讀者會來跟你討論,我也可以根據討論馬上修改。因此,作者的主體意識、完整性,可能面臨挑戰。

大陸詩人,舒羽,一年寫265首詩。我是將近四十年寫了4百首。這種快慢好像是面臨不同世代的一種分野、區別。到底是不是數位時代人的腦子運作會快?我們農業時代腦子運作就是慢,一年大概就寫12首,人家一年寫265首,而且好像寫的也不錯。另外,我們以前單一的信仰「文字」,只有單一的媒介。中文字多美,每一個字帶給我們無窮的聯想,但數位時代,要加上音樂、圖畫、各種符號,不是呆板的一行一行字排列。

作為老文藝青年,對於文學性我還有堅貞的信仰。就算隔了千年,讀漢、唐的詩或文章的感動之處,也期望在千年後歸屬在文學上還有感動人的質素。40年前我們讀的出版品,絕大部分是文學的,但現在臺灣一年出4萬多本書,文學在其中已是少數了。所以未來的數位出版,可能會影響到出版品的類型與所佔比例。文學將佔多少?或者有另一個詞彙取代文學,我們都不曉得,因為世界的改變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yoganadan 的頭像
    anyoganadan

    私.雜記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