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飄浪島嶼:巢運,從無家到失家

 

長期以來,買不起房子,一直是人民的痛。飄浪島嶼提供

 

2014年08月27日09:52 蘋果日報

飄浪島嶼
 
長期以來,買不起房子,一直是人民的痛,幾十年不吃不喝的購屋計算,隨著時光挪移,更是無盡延長,甚至在高房價、低薪資的發展下,已經到了根本想都別想的境地。但是,更可悲是,不只無屋者賣不起房子,就連有屋者,也會因為徵收、都更,一夕強拆無屋,在中、老年歲月,淪入無殼蝸牛的悲慘處境。
 
近日,沈寂二十五年的無住屋者運動,以巢運為名,重新再起,現場除了擔憂無屋的青年,更多是面臨失家的老中年。
 
房價居高不下的問題,政府一直以打房手段,將房價問題簡化成財團暴利的問題,但是從來不願面對土地供給與城鄉失衡的根源問題,在民間仇富的心態下,輕易閃掉政府的責任,讓無住屋者永遠沈淪於無家的困境。
 
房價居高,當然有建商財團的暴利算計,但是再高價的豪宅,也要有高價的地段,才能坐地喊價。長期以來,政府透過政策,扮演土地供給者的角色,一是將市區內國有土地,不斷清理售出,二是透過都更手段,讓財團強制向民間取地,三是在城郊地區,以徵收方式,大面積取得土地,三個供地方式,不斷壯大財團。
 
土地不斷被集中到財團手中,市中心高地價地段,一坪數百萬計,起建豪宅,市郊看似相對較低,一坪數十萬,但是對於低薪青年依然是高價買不起。這樣變相的土地供給,根本已經讓財團不斷快速屯地,累積許多土地在手上,造成最壞的狀況,不是現今高房價,而是未來慢慢消化土地的持續高房價。
 
以淡海新市鎮為例,無異是歷史的反諷。當初為解決住屋問題,強徵農民土地,喊出一坪五萬元的社會住宅,但是一坪五萬元建築才蓋一幾棟,大面積土地全落入財團手中,二十多年來屯地建屋,房價不斷高漲,根本遠離當初徵地便民的目的。直到現今更是諷刺,一期開發未完,處處空地,竟然又要徵收二期,以儲備土地為名,又是政府提供土地,讓建商財團屯地,未來繼續炒作。
 
另外,城鄉失衡的發展,也是引發房價居高不下之因。台灣從早期的南北差距,南部居民為工作向北部遷徙集中,為求安身之所,在需求高過供給下,引發一波房市熱潮。但是到現今,南北遷徙減緩,卻在城市便利之上,開啟從鄉村向都市集中的遷徙潮,這已經不單是為工作的離鄉背景,而是為了子女教育、老年照養,甚至生活環境的遷徙,住到都市裡,成為鄉村地區居民的無奈選擇。
 
原本,鄉村地區有其適居條件,但是農業結構的剝削,讓許多青年離農,人口高度流失下,公共建設低落,甚至許多學校廢校關門,讓原本還願留鄉的青壯居民,不得不走。甚至到最後為了徵收屯地,讓更多堅守家園的老年人,也被迫遷離。人從鄉村往城市集中,讓建商財團、投資掮客,看準這波移民換屋潮,更敢拉抬房價,等待購屋者上門。長期下來,造成現今台灣土地上,總是高密度的大城,以及太荒涼的農村的失衡樣貌。
 
不斷的土地供給與惡化的城鄉失衡,讓房市居高不下,也不斷惡化貧富差距的結構,形成更多更複雜的經濟與社會問題。
 
諷刺是,當一波新的回歸農村浪潮,在放棄都市工作,追求田園生活,想要重返農村重啟人生,但是卻發現在農發條例下,農村土地也被炒作到驚人高價。以花東為例,一些都已經是道路不便的偏遠地區,城市新農想進入耕作居住,不僅農地租不起,就連買地也是高價以坪計,因為中國觀光客引發的旅遊熱潮,讓更多掮客進入,收購囤積更多土地,在觀光開發的誘因下,在偏遠鄉間玩起土地炒作遊戲。
 
現今,台灣人民的處境,許多無住屋者,面臨進城無路,回鄉無望,甚至有住屋者,也會在一夕之間,面臨徵收、都更,一下就淪為無住屋者,一屋難求,痛失家園,成為台灣無巢氏的荒謬實景。
 
貪婪的建商財團可惡,但是因為政策作為,不斷供給土地,讓人民無法安身的政府,更是可惡!
 
巢運的興起,已經不是單純二十多年前的買不起房子,而是現今連有房子,想留給子女,都可能因為政策,一家淪為無殼蝸牛,開始人間流浪。改變無屋問題,不僅該從打房下手,更必須檢討土地供給與城鄉失衡的問題,不能讓無屋失家,變相成為台灣世襲的貧苦階級。
 
圖:巢運的新面貌,從無家到失家的危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