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澍設計「瓦園」用了六萬片回收青瓦。
記者陳宛茜/攝影

大陸建築師王澍以其在大陸建築的博物館、圖書館等作品設計堂皇和著重環保,廿七日獲得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二○一二年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中國人。


王澍二○○六年完成的金華「瓷屋」。
圖/美聯社
王澍(四十九歲)對獲獎表示:「這真是個巨大的驚喜,我突然意識到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來真誠的工作和足夠久的堅持一定會有某種結果。」

過去獲得此獎的建築師包括美國的蓋瑞(一九八九)、華裔美籍的貝聿銘(一九八三)、日本的安藤忠雄(一九九五)、義大利的皮亞諾(一九九八)等。

王澍在大陸設計的博物館、圖書館、公寓大樓和其他建築備受推崇。該獎的贊助者普立茲克說:「此獎的評審委員會評定由大陸的王澍獲獎,代表在認可大陸將於建築理想發展上扮演的角色,邁出重要的一步。此外,在未來數十年,中國在都市化方面的成功將對中國和世界都非常重要。」

王澍與他的妻子陸文宇在一九九七年創立了「業餘建築工作室」。對於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釋是:「對我而言,不管我是一個工匠還是業餘,都是一樣的。」他對「業餘」一詞的解讀與字典的解釋很相近:「一個人因為興趣而從事某項研究、運動或者行為,而不是因為物質利益和專業因素。」在王澍的概念裡,「興趣」這詞意味著「對工作的熱愛」。


王澍二○一○年完成的上海世博寧波館。 
圖/王澍提供
一九八五年自南京工學院(現在的東南大學)建築系畢業的王澍,自二○○○年起擔任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他的著名建築包括二○一○年上海世博會寧波藤頭館;用拆除傳統房屋回收的超過二百萬瓦片,鋪設屋頂的美術學院象山校園建築、寧波歷史博物館、寧波美術館等。他設計的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一半建在地面之下,因為蘇州林園的傳統是在山和水之間,建築不宜太高。

王澍經常在哈佛大學、德州大學、賓州大學等世界各大學擔任訪問學人。

普立茲克建築獎頒獎典禮定五月廿五日在北京舉行,王澍將獲得獎金十萬美元和一個銅獎牌。


王澍6萬片廢瓦成詩 控訴大陸浪費

二○○六年,王澍為威尼斯建築展設計首座中國館。當時大陸是「世界建築實驗場」,高大前衛的建築要多少有多少。王澍卻從杭州海運六萬片廢棄青瓦,帶著三名中國傳統工匠、四名學生與妻子,親手將一片片青瓦堆疊出一座斜屋頂,加上竹橋成為「瓦園」。

「瓦園」是王澍首次在西方亮相的作品,被譽為「充滿詩意與哲學性」。瓦園和王澍成名作「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同樣使用廢棄瓦片,這些瓦片來自城市快速發展下被迫拆遷的房屋,詩意外表藏著對大陸資源浪費的控訴。

「瓦園的背景是中國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王澍參加本報舉辦的「兩岸對望」對談時表示,他想用新的創造手法恢復傳統中國的美和尊嚴,「一個文化開始衰敗,是因為精神的動搖和自信的喪失。」

王澍生於新疆,在南京、上海取得碩、博士;他沒喝過一滴洋墨水,卻成為西方最知名的中國現代建築師。王澍說自己只懂幾百個英文單字,受邀到哈佛演講時卻拒絕翻譯,全程英語演講,「台下聽眾都聽懂了。」

王澍是中國最有自信的建築師,這種自信來自他對傳統文化的信心。當大陸建築師爭相到歐美取經,他卻悠遊於大陸山水,因為「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國什麼都有了。」談到中西、新舊之爭,他認為「所有藝術、建築都是當代的,沒有前衛、傳統之分。」

王澍也是對大陸城市發展最勇於批判的建築師。他為上海世博設計寧波館,卻在竣工典禮上痛批「現代化的城市模式即將崩潰」,讓官員臉都綠了。他到台北參觀,覺得台北建築「平庸」,但大陸城市「更不像城市」,「大規模開發後,建築和街道只能看不能用,人性消失了。」

王澍認為,要讓中國建築擺脫西方束縛、恢復信心,必須從建築教育做起。他在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中提倡「哲匠教育」,認為建築師必須有「文人、哲學家的素養和工匠動手建造的能力」。書法列為該校新生第一年必修,學生升三年級前禁用電腦,並用毛筆寫報告。


王澍匠法材料都傳統 傳達現代精神

王澍是繼貝聿銘(一九八三年奪獎)後,第二位拿到普立茲克建築獎的華人建築師。王澍曾於前年拿下威尼斯建築特別榮譽獎,去年則以幾票之差,差點拿下歐洲最重要的建築獎「密斯‧凡‧德‧羅獎」。

王澍曾兩次來台,並與台灣建築師謝英俊、阮慶岳合作「朗讀違章」建築展。謝英俊此刻正應王澍之邀,到他擔任院長的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執教。

謝英俊說,多數中國現代建築「骨子裡都是西方」,僅將中國古典建築元素拿來當符號性的點綴。但王澍提出另一種思維,他的建築「骨子裡是中國」,採用中國傳統工匠技法與傳統材料,卻能傳達現代精神。對西方評審來說,王澍作品獨一無二,「在西方、東方都找不到第二個」。

阮慶岳則說,王澍認為做建築必須兼顧兩個是層面,一是處理這塊土地現在面對的問題,二是處理過去的回憶。只要清楚掌握這兩個層面,根本不必在乎西方任何潮流。這種自信贏得了西方的尊重。他認為,普立茲克獎頒給王澍,某種程度也代表了「西方對大陸城市發展的疑慮與批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