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莫內「日本橋」 厚敷流動光景 |
| ||
一八七四年,莫內、雷諾瓦、畢沙羅、竇加等巴黎青年藝術家為挑戰學院派,組織一個畫展與官方沙龍展相互抗衡。莫內展出的「印象‧日出」,遭到藝評家路易‧勒魯瓦奚落,隨手將這個沒沒無名的畫展冠上「印象派」封號。 印象派又被封為「外光派」,因為他們最關心的是光照在自然物體上引起的持續效應以及色彩、大氣的變化。而莫內以遠距離捕捉人物及景象流動的手法,明顯受照相影響。 晚年的莫內在巴黎近郊蓋了一座花園,下雨天或沒有出門旅行的日子,他就在花園裡作畫,精心設計的睡蓮池子和花園一直重複出現在他的畫作裡。費城美術館館長堤莫斯‧魯伯說,莫內在畫「日本橋下的睡蓮」時已八十多歲了,而他大膽創新的精神始終不變。 畫中,莫內以一層又一層的顏料,厚厚塗敷出動感而粗獷的筆觸,模糊了睡蓮、藤蔓與池塘的邊界,彎彎曲曲的小橋是莫內從日本木刻得來的靈感,畫中的橋被盤據在橋身的藤蔓包圍,讓人分不清睡蓮、藤蔓與橋的界線,從不同的距離看這幅畫,都有不同的感受,它像是抽象畫般展現莫內的實驗精神,莫內再一次超前他的時代。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