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院點火 電子書 產值衝千億
聯合新聞網/2009/07/08
行政院指示經濟部、教育部及新聞局共同擬訂電子書產業行動方案,研議優先從教科書和圖書館電子化著手,希望電子書產值到2013年達千億元。
據瞭解,相關業者並有意共同成立類似亞馬遜的大型公司,以數位出版平台業為方向,再邀請國發基金投資,進一步擴大應用市場。 在政府的措施部分,新聞局將提出「點火計畫」,補助出版業者發展電子書;經濟部工業局和技術處也會針對數位內容廠商提供研發經費補助;教育部會朝向鼓勵中小學多用電子書、少帶書包,優先將教科書電子化。
行政院已將文化創意納入六大新興產業之一,電子書是文創產業的一環,包括遠流、城邦、大塊文化及元太科技等四家業者上周拜會行政院長劉兆玄,希望政府能展開跨部會整合,共推電子書產業。劉兆玄聽完業者簡報後,指示政務委員曾志朗和張進福督導進度,並要求相關單位兩周內提出推動方案。
經濟部官員表示,電子書產業分為閱覽器、內容,以及交易平台三大塊,主要為硬體、出版及軟體,一定要三大塊合作,才能推動整個電子書產業。 就電子書產業鏈來說,必須先有內容,要將既有的書籍、雜誌電子化,新書推出時也應該要有電子版本;再者就是交易平台,讓消費者下載電子書,最後則是供消費者閱讀的閱覽器。
據指出,國內投入電子書產業的業者愈來愈多,在閱覽器方面,包括筆記型電腦(NB)大廠華碩、面板大廠友達都已完成開發電子書閱覽器;電子紙部分,除了元太科技已出貨給亞馬遜之外,友達今年初也透過旗下投資公司,與美國電子紙廠商SiPix Imaging Inc.簽訂投資協議。 至於交易平台方面,官員指出,目前投入電子書交易平台的廠商主要有三家,除了遠傳電信藉由電信網絡跨入外,遠流出版已建置完成的「Koobe」,以及義美集團的Taiwan News做為交易平台的銷售網絡。
根據統計,去年國內電子書產值為120億元,政府希望在2013年能成長至1,000億元。官員認為,只要提供的數位內容愈多,帶動市場擴增,產值將可快速成長。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電子書與紙本書的對決
聯合新聞網/記者陳宛茜 2009/06/26
美國知名投資大亨喬治索羅斯,去年3月剛向出版社遞交書稿,10天後,他的最新著作「喬治索羅斯帶你走出金融危機」便出版了。不過,出爐的是電子書,紙本書還要再晚上幾個月才出版。在過去,傳統出版社收到作者稿子,約需9個月到一年時間,新書才會出現在書店中。就算有電子書版本,也絕對不會比紙本早出,免得影響紙本書的銷量。
「在這個分秒必爭的關鍵時刻,我們沒有時間等待。」出版商Neidlinger表示。另一本由商業周刊專欄作家丹尼爾葛羅斯撰寫的「蠢錢:為什麼我們偉大的經濟頭腦讓這個國家破產」,出版社也以同樣的理由,三周就快速端出電子書,紙本書半年後才問世。
誰都沒有想到,金融危機對出版業最大的影響,竟是加快電子書的發展。
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勃特.T.清崎,正在撰寫新書「富人的陰謀:金錢的八大新規則」。該書9月才要正式出版,卻已經可以在網路上讀到最新進度。清崎每寫一章,就把文章Po在新書的官方網站上,就像網路作家一樣。
難道不怕內容曝光影響新書銷售量?清崎說:「如果只遵循傳統的出版規則,這本書便不值得寫。」就在他寫作的同時,美國不斷出現新的拯救經濟方案,他認為自己有責任讓讀者馬上吸收到最新的「救命」資訊。 世界局勢變化的迅速,讓傳統出版商作家不得不開始仰仗電子書。歐巴馬當選後,美國ET出版社只花了一個月,就出版一本關於這位政治金童的電子書。
另一個出版社Chelsea Green更狠,他們打算出版「歐巴馬的挑戰」,但擔心太早出版,「黑旋風」一旦落選,這本書會血本無歸;等到大選後再出,又錯過銷售的黃金時間。最後他們想出一個妙招,讓這本書的首次出版,是在總統大選期間,提供讀者在亞馬遜網站上以「隨需列印」的方式購買,降低該書的製作風險。
這個太過投機的作法,一度引起書商揚言抵制,知名連鎖書店Barbnes&Boble便主動砍掉不少該書訂單。他們擔心,這個例子會「帶壞」其他出版商,先以價廉的電子書試探市場,再決定要不要出版紙本。 比起紙本書,電子書製作簡單、成本低廉、出版迅速,但品質也因此較紙本書粗糙。
傳統出版人認為,花漫長時間去製作一本書,正是書籍之所以存在的價值:它因此值得讀者細細捧讀。而如果出版人連投資一本紙本書的信心都沒有,這本書還有出版的價值嗎? 在這樣一個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時代。快書(電子書)與慢書(紙本書)的對決,戰局恐怕比金融海嘯還要詭譎。
新聞「不等於」報紙
聯合新聞網/那福忠 2009/06/25
如果問一位自認是新媒體專家:最近35年媒體最大的變化是什麼?答案多離不開網際網路、社群媒體、搜尋引擎、iPhone ...。但全都錯了。
35年來媒體最大的變化,是從稀少的資源變為過剩的資源。這一變化,遠遠大過文字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乃至於山洞裡第一幅壁畫所帶給人類的衝擊,但這一媒體歷史的超級變化,卻僅僅發生在35年之內,只有人類壽命的半生。
上述一段言論,是 Vin Crosbie 最近在他「媒體的超級轉變」文章裡的論述,他是是美國 Digital Deliverance 的負責人,家族幾代從事報業,他卻轉向新媒體,為媒體轉型的顧問,並在大學裡講座,教授研究生新媒體的概念,去年撰寫「蛻變中的美國報業」轟動一時。在新文章裡,他先簡述了美國媒體是轉變是如何的劇烈,然後對一些仍然執迷不悟的美國人,試圖搶救即將報廢的傳統媒體,指出他們錯誤的盲點。
他說,35年前,美國人的資訊僅能從當地的報紙獲得,在 1500 個的城市裡,僅有 40 個大城市有兩家或兩加以上的報紙(現在僅剩 18 個城市),全國性報紙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派報也僅限於紐約郊區,今日美國報當時還沒有開辦。
當時的電視,也僅有兩個到四個頻道可看,當時還沒有有線與衛星電視,全美也僅有十個大城市有四各個以上電視頻道可看。這些頻道每天三次播出 30 分鐘的當地新聞,以及晚間一次 30 分鐘的全國新聞,其餘時間都播放綜合性節目來吸引觀眾。
當時的廣播,每個城市也僅有十幾個 AM、FM 頻道,但當局要求一些電台在晚上減低信號功率,好讓鄰近城市電台的信號可以進來。
這種稀少的媒體資源,在 1970 年代開始結束。有線電視興起、衛星電視接踵而來,頻道從四個增加到幾十個,以後逐漸增加到上百個,這些新頻道分門別類,從卡通、傳記、烹飪,到更專業的財經新聞、網球、高爾夫、美食。
1980 年代,平版印刷技術問世,使得類別雜誌的發行更有經濟效益,報攤原來僅有十幾種雜誌陳列,變成了幾百種,而且都是分類的專業雜誌。
1990 年代,網際網路出現,一般的美國人可以瀏覽上千萬(現在全球有兩億五千)個網站,任何人對哪一個課題有興趣,上網就可以找到幾百個討論同一課題的網站,網路同時也提供全球的報紙、雜誌、廣播的內容,而不僅僅是當地的報紙與廣播。 進入 2000 年代,網際網路進入寬頻時代,可以全時連線,從兩億個網站獲取全球的資訊、數以億計的影視段落,同時以串流方式取得全球的廣播、數以千計的電視節目,除了電腦,現在又可以用手機、可攜電器取得。 國會圖書館去年宣佈,網上的資訊已經超過了全球所有書籍資訊的總和。
如果說古騰堡的印刷機點著了文藝復興的火花,現在的即時獲取全球資訊又點著了什麼?獲取這些資訊資源,人類的文明又改變了什麼? 再來看看統計:全球有十幾億人使用網際網路、將近十億人安裝了有線電視、幾億人觀看衛星電視、更有數不清的專類雜誌。全球有 34 億人使用手機,也就是地球上的一半人,在任何地方可以取得全球的資訊。
僅僅35年,人類半生的時間,就發生了這麼巨大的變化,人類從資訊稀少的年代,走進資訊過剩的新年代。
但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多元的、經常變化的、適合自己的媒體,我們使用搜尋引擎,預設喜愛的電視頻道,以及許許多多個人化的設定,來滿足自己的興趣,而不再依賴「同一尺寸衣服大家穿」的媒體,像是每天的報紙,以及傳統的電視節目。
傳統媒體的廣大忠誠群眾,現在看起來似支離破碎,但事實上從來就沒有過「大眾」,長久以來每一讀者、觀眾都有自己的嗜好,只不過在媒體資源稀少、別無選擇之下,只得遷就既有的媒體,造成了「大眾」的假相。
最教人不解的是,傳統媒體對35年來的轉變視而不見,僅看成是另一種媒體的新分派方式。傳統媒體仍然繼續,像似這麼多年的轉變從未發生,所以也不會因應這一轉變。 現在大家認真思考怎麼樣來拯救報業,只是這些方法都試圖拯救廢棄的包裹,豪無成效可言。更有許多報紙的發行人,仍然盲目的拒絕改變,要在報紙網站收費,完全不顧30年來印刷版的付費人數逐漸減少。
最後,幾乎所有試圖拯救報業的作法,都是把「新聞」與「報紙」畫上等號,好像除了報紙就沒有別的新聞管道。同樣的錯誤有如把運輸與馬匹畫上等號,人類固然依靠馬匹有幾千年歷史,但現在有了更好的方法。
什麼是電子書?
中廣新聞網 2009/09/22 09:05(張雅惠報導)
也許您有這樣的經驗!不想站在書店看暢銷書,但買回家,看完之後,就很少再拿出來,不甘心送到二手書店秤斤賣,於是,書櫃愈來愈滿。大學生的教科書,動軋上千元,隨便一本,厚得可以當飯桌上的熱燙隔熱墊,才一學期,微積分加經濟學加財務工程,堆疊起來已經到小腿,何況大學要唸四年,除非還有升學或考試的計畫,否則也是只能送學弟妹。這些,都是成千上萬張的紙,不知又砍了幾棵樹。於是有「電子書」陸續問市。
電子書就是一個電子螢幕,透過螢幕可以看書,大小和一般書本或者EPC差不多,比PDP再大一點,厚度大約一公分左右。以後看書,不會有真的紙張的書香味,因為是從螢幕上讀書。
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說,讀者買一台閱讀器,到真的可以看電子書,這當中,有科技業提供閱讀器的硬體,有軟體服務業提供可以閱讀的軟體,有最上游的出版業提供書本內容,也有系統商居中把書本內容轉成電子檔,更有電信網路業者提供網路下載服務。
用聽音樂為例子,以前必須到唱片行買CD,然後才能帶回家聽,現在上網付費,直接從音樂平台下載,音樂從一張張的實體CD變成電子檔案。將來讀者不用到實體書店買書,可以到電子書店,付費下載,每下載一本書,就付一次下載的費用。
以Amazon.com在英國和美國推出的Kindle為例,閱讀器本身四百八十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五千元,可以閱讀三千五百本書,每看一本,必須下載一次,每次下載費用九點九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五元,是實體書本的三到四成,充一次電可以撐四天,只有翻頁的時候才會耗電,閱讀不會耗電。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說,買一台電子書的閱讀器,等於買下一家電子書商,讀者可以從書商陳列架上,挑選自己想閱讀的書本。
電子書目前還在整合發展階段,要解決的是,格式、平台、以及電子版權的問題。如果沒有國際標準就會變成,台灣買的電子書,不能讀到大陸的書;或者都是台灣的讀者,但買的是A系統商的閱讀器,卻不能讀B系統商的電子書;就像現在的網路音樂,如果是KKBOX的會員,就只能聽KKBOX提供的音樂,不能聽其他平台的音樂。工業局科長謝戎峰說,歐美目前是單一一家廠商垂直全包,但國內產業目前是水平的專業分工。
經濟部把電子書的計劃定位是「數位出版」,產業鏈分工模式,最上游的電子書內容多半是源頭的出版商,目前有遠流、城邦、天下、中時、聯經、皇冠、格林、東立、康軒等;把出版內容加工製作成電子書的有遠流、宏碁等;等同大賣場的電子書內容交易中心,目前有博客來、金石堂、誠品、PC Home、Yahoo奇摩、中華電信、遠傳;讀者買了電子書,等同空中送貨到府的電子書傳遞過程,目前有中華電信、遠傳、以及台哥大,尤其搭配三G無線網卡吃到飽,不受下載時間長短而影響費用;電子書的閱讀螢幕,目前有鴻海、華碩、仁寶、英華達、佳世達、無敵等大廠切入,硬體還包括相關的零組件和電子紙等關鍵材料,目前有元太、友達、台達電;週邊的還有電子書內容格式、以及作業系統等,將來不只是電子書,還可以擴及到手機、電視、電腦、以及電玩等跨平台的行動網路資訊。
經濟部打算先從公共圖書館建置「數位出版」的示範點,發展華文數位出版市場,會先和對岸搭橋,解決格式和大陸出版品審查的限制,未來五年要投入二十一點三四億元,促成民國一百零二年數位出版產值規模達到一千億。
聯合新聞網/2009/07/08
行政院指示經濟部、教育部及新聞局共同擬訂電子書產業行動方案,研議優先從教科書和圖書館電子化著手,希望電子書產值到2013年達千億元。
據瞭解,相關業者並有意共同成立類似亞馬遜的大型公司,以數位出版平台業為方向,再邀請國發基金投資,進一步擴大應用市場。 在政府的措施部分,新聞局將提出「點火計畫」,補助出版業者發展電子書;經濟部工業局和技術處也會針對數位內容廠商提供研發經費補助;教育部會朝向鼓勵中小學多用電子書、少帶書包,優先將教科書電子化。
行政院已將文化創意納入六大新興產業之一,電子書是文創產業的一環,包括遠流、城邦、大塊文化及元太科技等四家業者上周拜會行政院長劉兆玄,希望政府能展開跨部會整合,共推電子書產業。劉兆玄聽完業者簡報後,指示政務委員曾志朗和張進福督導進度,並要求相關單位兩周內提出推動方案。
經濟部官員表示,電子書產業分為閱覽器、內容,以及交易平台三大塊,主要為硬體、出版及軟體,一定要三大塊合作,才能推動整個電子書產業。 就電子書產業鏈來說,必須先有內容,要將既有的書籍、雜誌電子化,新書推出時也應該要有電子版本;再者就是交易平台,讓消費者下載電子書,最後則是供消費者閱讀的閱覽器。
據指出,國內投入電子書產業的業者愈來愈多,在閱覽器方面,包括筆記型電腦(NB)大廠華碩、面板大廠友達都已完成開發電子書閱覽器;電子紙部分,除了元太科技已出貨給亞馬遜之外,友達今年初也透過旗下投資公司,與美國電子紙廠商SiPix Imaging Inc.簽訂投資協議。 至於交易平台方面,官員指出,目前投入電子書交易平台的廠商主要有三家,除了遠傳電信藉由電信網絡跨入外,遠流出版已建置完成的「Koobe」,以及義美集團的Taiwan News做為交易平台的銷售網絡。
根據統計,去年國內電子書產值為120億元,政府希望在2013年能成長至1,000億元。官員認為,只要提供的數位內容愈多,帶動市場擴增,產值將可快速成長。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電子書與紙本書的對決
聯合新聞網/記者陳宛茜 2009/06/26
美國知名投資大亨喬治索羅斯,去年3月剛向出版社遞交書稿,10天後,他的最新著作「喬治索羅斯帶你走出金融危機」便出版了。不過,出爐的是電子書,紙本書還要再晚上幾個月才出版。在過去,傳統出版社收到作者稿子,約需9個月到一年時間,新書才會出現在書店中。就算有電子書版本,也絕對不會比紙本早出,免得影響紙本書的銷量。
「在這個分秒必爭的關鍵時刻,我們沒有時間等待。」出版商Neidlinger表示。另一本由商業周刊專欄作家丹尼爾葛羅斯撰寫的「蠢錢:為什麼我們偉大的經濟頭腦讓這個國家破產」,出版社也以同樣的理由,三周就快速端出電子書,紙本書半年後才問世。
誰都沒有想到,金融危機對出版業最大的影響,竟是加快電子書的發展。
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勃特.T.清崎,正在撰寫新書「富人的陰謀:金錢的八大新規則」。該書9月才要正式出版,卻已經可以在網路上讀到最新進度。清崎每寫一章,就把文章Po在新書的官方網站上,就像網路作家一樣。
難道不怕內容曝光影響新書銷售量?清崎說:「如果只遵循傳統的出版規則,這本書便不值得寫。」就在他寫作的同時,美國不斷出現新的拯救經濟方案,他認為自己有責任讓讀者馬上吸收到最新的「救命」資訊。 世界局勢變化的迅速,讓傳統出版商作家不得不開始仰仗電子書。歐巴馬當選後,美國ET出版社只花了一個月,就出版一本關於這位政治金童的電子書。
另一個出版社Chelsea Green更狠,他們打算出版「歐巴馬的挑戰」,但擔心太早出版,「黑旋風」一旦落選,這本書會血本無歸;等到大選後再出,又錯過銷售的黃金時間。最後他們想出一個妙招,讓這本書的首次出版,是在總統大選期間,提供讀者在亞馬遜網站上以「隨需列印」的方式購買,降低該書的製作風險。
這個太過投機的作法,一度引起書商揚言抵制,知名連鎖書店Barbnes&Boble便主動砍掉不少該書訂單。他們擔心,這個例子會「帶壞」其他出版商,先以價廉的電子書試探市場,再決定要不要出版紙本。 比起紙本書,電子書製作簡單、成本低廉、出版迅速,但品質也因此較紙本書粗糙。
傳統出版人認為,花漫長時間去製作一本書,正是書籍之所以存在的價值:它因此值得讀者細細捧讀。而如果出版人連投資一本紙本書的信心都沒有,這本書還有出版的價值嗎? 在這樣一個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時代。快書(電子書)與慢書(紙本書)的對決,戰局恐怕比金融海嘯還要詭譎。
新聞「不等於」報紙
聯合新聞網/那福忠 2009/06/25
如果問一位自認是新媒體專家:最近35年媒體最大的變化是什麼?答案多離不開網際網路、社群媒體、搜尋引擎、iPhone ...。但全都錯了。
35年來媒體最大的變化,是從稀少的資源變為過剩的資源。這一變化,遠遠大過文字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乃至於山洞裡第一幅壁畫所帶給人類的衝擊,但這一媒體歷史的超級變化,卻僅僅發生在35年之內,只有人類壽命的半生。
上述一段言論,是 Vin Crosbie 最近在他「媒體的超級轉變」文章裡的論述,他是是美國 Digital Deliverance 的負責人,家族幾代從事報業,他卻轉向新媒體,為媒體轉型的顧問,並在大學裡講座,教授研究生新媒體的概念,去年撰寫「蛻變中的美國報業」轟動一時。在新文章裡,他先簡述了美國媒體是轉變是如何的劇烈,然後對一些仍然執迷不悟的美國人,試圖搶救即將報廢的傳統媒體,指出他們錯誤的盲點。
他說,35年前,美國人的資訊僅能從當地的報紙獲得,在 1500 個的城市裡,僅有 40 個大城市有兩家或兩加以上的報紙(現在僅剩 18 個城市),全國性報紙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派報也僅限於紐約郊區,今日美國報當時還沒有開辦。
當時的電視,也僅有兩個到四個頻道可看,當時還沒有有線與衛星電視,全美也僅有十個大城市有四各個以上電視頻道可看。這些頻道每天三次播出 30 分鐘的當地新聞,以及晚間一次 30 分鐘的全國新聞,其餘時間都播放綜合性節目來吸引觀眾。
當時的廣播,每個城市也僅有十幾個 AM、FM 頻道,但當局要求一些電台在晚上減低信號功率,好讓鄰近城市電台的信號可以進來。
這種稀少的媒體資源,在 1970 年代開始結束。有線電視興起、衛星電視接踵而來,頻道從四個增加到幾十個,以後逐漸增加到上百個,這些新頻道分門別類,從卡通、傳記、烹飪,到更專業的財經新聞、網球、高爾夫、美食。
1980 年代,平版印刷技術問世,使得類別雜誌的發行更有經濟效益,報攤原來僅有十幾種雜誌陳列,變成了幾百種,而且都是分類的專業雜誌。
1990 年代,網際網路出現,一般的美國人可以瀏覽上千萬(現在全球有兩億五千)個網站,任何人對哪一個課題有興趣,上網就可以找到幾百個討論同一課題的網站,網路同時也提供全球的報紙、雜誌、廣播的內容,而不僅僅是當地的報紙與廣播。 進入 2000 年代,網際網路進入寬頻時代,可以全時連線,從兩億個網站獲取全球的資訊、數以億計的影視段落,同時以串流方式取得全球的廣播、數以千計的電視節目,除了電腦,現在又可以用手機、可攜電器取得。 國會圖書館去年宣佈,網上的資訊已經超過了全球所有書籍資訊的總和。
如果說古騰堡的印刷機點著了文藝復興的火花,現在的即時獲取全球資訊又點著了什麼?獲取這些資訊資源,人類的文明又改變了什麼? 再來看看統計:全球有十幾億人使用網際網路、將近十億人安裝了有線電視、幾億人觀看衛星電視、更有數不清的專類雜誌。全球有 34 億人使用手機,也就是地球上的一半人,在任何地方可以取得全球的資訊。
僅僅35年,人類半生的時間,就發生了這麼巨大的變化,人類從資訊稀少的年代,走進資訊過剩的新年代。
但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多元的、經常變化的、適合自己的媒體,我們使用搜尋引擎,預設喜愛的電視頻道,以及許許多多個人化的設定,來滿足自己的興趣,而不再依賴「同一尺寸衣服大家穿」的媒體,像是每天的報紙,以及傳統的電視節目。
傳統媒體的廣大忠誠群眾,現在看起來似支離破碎,但事實上從來就沒有過「大眾」,長久以來每一讀者、觀眾都有自己的嗜好,只不過在媒體資源稀少、別無選擇之下,只得遷就既有的媒體,造成了「大眾」的假相。
最教人不解的是,傳統媒體對35年來的轉變視而不見,僅看成是另一種媒體的新分派方式。傳統媒體仍然繼續,像似這麼多年的轉變從未發生,所以也不會因應這一轉變。 現在大家認真思考怎麼樣來拯救報業,只是這些方法都試圖拯救廢棄的包裹,豪無成效可言。更有許多報紙的發行人,仍然盲目的拒絕改變,要在報紙網站收費,完全不顧30年來印刷版的付費人數逐漸減少。
最後,幾乎所有試圖拯救報業的作法,都是把「新聞」與「報紙」畫上等號,好像除了報紙就沒有別的新聞管道。同樣的錯誤有如把運輸與馬匹畫上等號,人類固然依靠馬匹有幾千年歷史,但現在有了更好的方法。
什麼是電子書?
中廣新聞網 2009/09/22 09:05(張雅惠報導)
也許您有這樣的經驗!不想站在書店看暢銷書,但買回家,看完之後,就很少再拿出來,不甘心送到二手書店秤斤賣,於是,書櫃愈來愈滿。大學生的教科書,動軋上千元,隨便一本,厚得可以當飯桌上的熱燙隔熱墊,才一學期,微積分加經濟學加財務工程,堆疊起來已經到小腿,何況大學要唸四年,除非還有升學或考試的計畫,否則也是只能送學弟妹。這些,都是成千上萬張的紙,不知又砍了幾棵樹。於是有「電子書」陸續問市。
電子書就是一個電子螢幕,透過螢幕可以看書,大小和一般書本或者EPC差不多,比PDP再大一點,厚度大約一公分左右。以後看書,不會有真的紙張的書香味,因為是從螢幕上讀書。
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說,讀者買一台閱讀器,到真的可以看電子書,這當中,有科技業提供閱讀器的硬體,有軟體服務業提供可以閱讀的軟體,有最上游的出版業提供書本內容,也有系統商居中把書本內容轉成電子檔,更有電信網路業者提供網路下載服務。
用聽音樂為例子,以前必須到唱片行買CD,然後才能帶回家聽,現在上網付費,直接從音樂平台下載,音樂從一張張的實體CD變成電子檔案。將來讀者不用到實體書店買書,可以到電子書店,付費下載,每下載一本書,就付一次下載的費用。
以Amazon.com在英國和美國推出的Kindle為例,閱讀器本身四百八十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五千元,可以閱讀三千五百本書,每看一本,必須下載一次,每次下載費用九點九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五元,是實體書本的三到四成,充一次電可以撐四天,只有翻頁的時候才會耗電,閱讀不會耗電。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說,買一台電子書的閱讀器,等於買下一家電子書商,讀者可以從書商陳列架上,挑選自己想閱讀的書本。
電子書目前還在整合發展階段,要解決的是,格式、平台、以及電子版權的問題。如果沒有國際標準就會變成,台灣買的電子書,不能讀到大陸的書;或者都是台灣的讀者,但買的是A系統商的閱讀器,卻不能讀B系統商的電子書;就像現在的網路音樂,如果是KKBOX的會員,就只能聽KKBOX提供的音樂,不能聽其他平台的音樂。工業局科長謝戎峰說,歐美目前是單一一家廠商垂直全包,但國內產業目前是水平的專業分工。
經濟部把電子書的計劃定位是「數位出版」,產業鏈分工模式,最上游的電子書內容多半是源頭的出版商,目前有遠流、城邦、天下、中時、聯經、皇冠、格林、東立、康軒等;把出版內容加工製作成電子書的有遠流、宏碁等;等同大賣場的電子書內容交易中心,目前有博客來、金石堂、誠品、PC Home、Yahoo奇摩、中華電信、遠傳;讀者買了電子書,等同空中送貨到府的電子書傳遞過程,目前有中華電信、遠傳、以及台哥大,尤其搭配三G無線網卡吃到飽,不受下載時間長短而影響費用;電子書的閱讀螢幕,目前有鴻海、華碩、仁寶、英華達、佳世達、無敵等大廠切入,硬體還包括相關的零組件和電子紙等關鍵材料,目前有元太、友達、台達電;週邊的還有電子書內容格式、以及作業系統等,將來不只是電子書,還可以擴及到手機、電視、電腦、以及電玩等跨平台的行動網路資訊。
經濟部打算先從公共圖書館建置「數位出版」的示範點,發展華文數位出版市場,會先和對岸搭橋,解決格式和大陸出版品審查的限制,未來五年要投入二十一點三四億元,促成民國一百零二年數位出版產值規模達到一千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