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樂活小宇宙/手作之樂就「醬」融入生活
【聯合報╱文/韓良憶】


韓良憶喜歡利用趕稿空檔熬醬料。 攝影∕洪添賢
到朋友家吃飯,帶了瓶葡萄酒和前一天才熬的辣椒醬當伴手禮,朋友笑盈盈地問:「妳不是在趕譯一本書嗎,怎麼又有空做辣醬?」

唉,就是忙,才會又煮了辣椒醬。我每一回交稿期在屆,卯足勁趕稿時,特別愛在爐上熬辣醬或果醬,往往在鍵盤上劈哩叭啦打了幾百字,就到爐前察看一下鍋裡的醬料好了沒有,順便攪個兩下以免焦底。

平撫焦慮 也安定心靈

這不但讓死盯著電腦螢幕的眼睛得以休息片刻,給了我喘口氣的機會,也稍稍安撫了心底因趕工而起的焦慮:說不准自己每天得「加班」多久才能如期完工,卻確切知道,等醬料熬好,我和丈夫又有好些日子可享受手作的家常美味。

這樣確定的事情,在當今這瞬息萬變、充滿著「不確定感」的時代,多麼難得!


朋友們都愛上手作,彼此分享成果,甜點果醬風味佳喔。 攝影/韓良憶
於是,這幾年來,我越來越少買外頭現成的醬料,一方面是健康、安全考量,嫌現成貨不知有沒有添加味精、人工甘味或酸料,更可怕的是防腐劑,我可不想變成木乃伊。

另一方面則是,我從手作醬料的過程中,得到安定心靈的力量,對我來講,在自家廚房慢悠悠地烹調對味的醬料,與其說是費神費事的雜務瑣事,更像是一種「享受」。

我享受那種在從事一天勞心的工作後,用自己的雙手,專心地洗洗切切,而後開爐火或烤箱,仔細地把準備好的材料燒之烹之,或只是醃漬起來,變成餐桌上一道小菜,或只是足以畫龍點睛的一款佐料。

一動上手 欲罷不能停

有一回跟好幾位朋友聊起來,才發現在我周遭這一群從事勞心工作的親友中,愛上手作之樂的好像是越來越多了。好比說,有位愛閱讀的朋友基於惜書之心,開始手工縫製書衣,越做越有心得,現在索性當副業賣起書衣,常常供不應求。

另一位為人師表的朋友,近一年來潛心研究手工果醬的各種配方、製法,她以前周末愛去唱KTV,另一半上網打電動,如今兩人常結伴鑽進廚房,一個負責洗切水果,另一個管爐火,試做起各種組合的果醬,成功了就請朋友到家裡品嘗新口味的果醬。

我不久前回台北,到他們家喝茶聊天,吃的就是自家烤的戚風蛋糕,抹上百香果醬和發泡奶油。

還有位年輕的律師朋友更可愛,因為妹妹生產後母乳太多,冷凍庫就快擺不下,她乾脆做起手工母乳皂,一做就做出興趣,如今一有空就到化工行搜尋材料,試著用不同的花草茶、天然香精來給手工皂添香增色。

律師朋友的成品只送不賣,我有幸獲贈兩塊,不知是否因為乳皂中蘊藏著母子、手足親情與手工的溫暖,洗來還真的特別滑潤呢。

返璞歸真 利己愛地球

這一股手作之風,是怎麼吹起來的呢?

或許宇宙間真有「物極必反」的法則,當奢華或消費文明發展到接近極致時,便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靈魂開始不安,渴望回到那比較單純的時代。

可惜時代一旦過去就不回頭,歲月既已挽不回,這時就只能求諸於己,第一步就是捲起衣袖,運用早已習於機器代勞、或直接從貨架取下商品的雙手,做起各式樣的手工來,藉由手作的樂趣,尋得心底的踏實。

老實講,我說不上來自己這些年來特別愛做手工醬料,是不是正出自這樣的心理。我只曉得,年紀越長,就越佩服先民古老的智慧。

就拿我最有熱情的「吃東西」這件

事吧,近年來,我盡可能於日常生活遵守在農業尚未工業化前的飲食習慣,那就是只採買、食用當令農產。當令農產價廉物美,農藥施得少或根本不必施藥,一來省荷包,二來健康,更讓我們這早受殘害的地球,少受點化學品的傷害。

信手拈來 四季食食樂


春季新蒜,用醋和糖浸泡,夏季就有開胃的糖蒜可吃。 攝影/韓良憶
春季時分,新蒜剛出,我學父親江蘇老家的作法,用醋和糖浸泡兩三個月,夏季時就有酸甜開胃、香而不嗆的糖蒜可食。

夏天,露天市集的攤位上擺滿各種漿果,一大盒半公斤的荷蘭本土產草莓,只要2、3歐元(約合新台幣百元上下),我常買上1公斤加上砂糖熬果醬,有興致的話,再烤上一批英式司康餅(scone),趁熱抹上濃郁的鮮奶油和自製果醬,那滋味,真的美滋滋。

秋天,蘋果熟了,鄰居每年這時候總會送我們一箱鄉下老家自種的蘋果。我拿來加點檸檬汁、檸檬皮和肉桂,煮成蘋果醬,佐豬排和荷式煎肉丸,可中和油膩。

爐上熬煮著蘋果醬時,我順手剪下陽台上的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和牛至,泡在橄欖油裡3、4個星期,便成香草油。如此一來,即便冬季大地枯黃,我的餐桌仍可飄著人工香精絕比不上的天然芳香。

冬天農產不豐,我就做洋蔥chutney(酸辣醬)。紫洋蔥也好,黃洋蔥也行,一律切成絲,加上牛油、紅酒、酒醋和一點糖,小火煮至洋蔥軟而略「焦糖化」(cameralized),快起鍋前淋點秋天泡製的百里香油或迷迭香油,味道更香。

自製辣醬 百練成達人


自己做的辣椒醬,拿來拌乾麵,簡單有味又滿足。 攝影/韓良憶
辣椒醬則是一年四季都做,最常做基本款的辣椒醬,因為其味百搭,燒麻婆豆腐、做墨西哥莎莎醬都可以,加進也是自製的烤肉醬中醃肋排或雞腿也好吃,都不會喧賓奪主,讓整道菜嘗來僅存嗆辣一味,更不致使得中國菜帶著洋味,而洋食又成了「醬油西餐」。

基本辣椒醬的作法最早是跟網友學來的,不過經由我一再更動,如今已與原版不盡相同,我用的材料就只有一般的紅辣椒和朝天椒兩種生辣椒,前者取其色澤紅豔,後者取火辣勁道,加上香氣較足的乾辣椒,打碎或切碎了,加一點蒜頭,連同葵花油或花生油,少許鹽和糖,文火慢熬個把小時就成了。真是簡單到不行!

我也常做適合燒中國菜的麻辣版,多添了花椒和麻油,吃來又麻又辣又香。有時還會加豆豉和金鉤蝦米,這就更有中國味了。

其實,不論基本或加味的辣椒醬,我都最愛拿它來拌乾麵,一碗簡單的白麵條,嚼來有勁道的最好,淋點好蔭油、五印醋,灑點蔥花,最後來一杓手作的辣椒醬,就是我百吃不厭的早餐或午餐。有了這吃來爽口,做來又簡便的家常美味,誰還需要吃泡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