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啥好?看美國名廚華特斯如何決定 |
‧愛莉絲.華特斯 2010/05/06 |
![]() |
![]() |
【前言】 真正的有機概念,作者愛莉絲.華特斯早在30年前就在北加州推動,《美食雜誌》(Gourmet)將她列為過去30年間美國廚房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就任後,她竟然靠著一封又一封的信件,成功打動了美國第一家庭,在白宮花園中開闢了一塊菜園子。 煮什麼? 籌備菜單 每天總有那一刻,我們會問:「晚餐要吃什麼?」那是我整理思緒,決定要煮什麼菜的時刻。我會在心裡跟自己對話,但每次都不一樣:如我想做什麼菜?一起吃的有哪些人?天氣如何?我有多少時間準備?想要花多少精神準備?冰箱裡有什麼?菜市場上有什麼?我的預算是多少?想答案的時候,不同的解決方式就會自動產生,你會斟酌衡量各種選擇。不管是要決定一頓在家吃的簡單家庭餐點,或是邀請朋友聚餐慶宴的特殊場合,選擇的過程都有一種韻律。 籌備菜單 籌備菜單的時候,我會隨意思考,考慮各種可能性,一次可能考慮好幾天的需要。要是你經常做菜,自然會很習慣地在事前作計畫。我發現最要緊的是要好好買東西,這樣手邊才會有足夠的材料以供選擇──也許是一些肉類,各種蔬菜和水果。買了東西回家以後,我會做一些處理:給雞肉撒些調味料、用香料醃漬豬肉塊、泡些豆類。有這些現成可做的東西在冰箱裡,是讓我很安心的第一步,不用擔心在時間緊迫或是一天工作後筋疲力竭地回來,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晚餐。相反的,我可以考慮要用其中哪些材料,拿什麼跟它們配菜。通常我會從最主要的材料開始,譬如雞肉。也許決定用烤的,然後想想冰箱和儲藏室裡有些什麼東西,選一個或幾種蔬菜,或是米飯或沙拉等等,來跟它相佐。這樣的過程裡,沒選用的就變成隔天晚餐的基本材料。 這是我一般的備菜過程,因為我不喜歡列細目,照單購物,而是用開放的態度選擇市場上看來最好的,像是特別新鮮或當季的食物。然後用找到的食物擬菜單。另一個方法是,上市場之前先擬幾項菜單和購物單,如此可以經由對菜單的考量,啟發靈感,也比較有組織和效率。不過,如果在市場裡有什麼新發現,最好是有彈性改變菜單。真有好材料的話,總是可以做出美味菜式的。 做簡單的家庭餐點,像是烤雞,我通常會想一對可以在味道、顏色和質地上互相平衡的菜式。也會考慮有多少時間和精力。決定好主食,也許加一道沙拉 (或者不加),和一點新鮮水果或水果甜點。 這裡是幾個簡單的食譜點子: 烤雞與…… 要增進你的食譜的點子,從你最喜歡的菜餚開始,做一個簡單的計畫表。跟朋友談談,看他們都做些什麼菜,在腦子裡策畫什麼是你喜歡吃的,什麼樣的東西可能是好菜式,詢問要跟你一起吃飯或共用廚房的人。用這些資料慢慢擴充你的計畫表,重新考慮你以前最喜歡吃的食物,用不同的味道或改進方法來做。善用當季蔬果,以同樣的蔬菜實驗各種不同做法和吃法。 很多時候,最好的菜餚是最簡單的,像是蒸或炒的蔬菜,撒一點橄欖油或奶油和檸檬;肉排或排骨或雞肉加鹽、現磨黑胡椒、香草,快烤、炒、或烘烤。這些簡單快速的菜餚,花的時間最少,又不需要太多經驗,卻給你最多最好的滋味。 有些時候你可能想要多花點時間力氣在廚房裡,做些燜燉食物、烘烤蔬菜或蔬菜燉肉、水果派或餅。燜燉的食物可以多做一點,還夠另一餐在一周內吃。而複雜的菜餚可以是一頓好餐點的主角,滿足營養與感官的需求。 實驗用不同的方法且符合你的需求買菜和做菜。讓家人一起來規畫菜單,花一天一起做菜,這是一個共享團聚並且做一周菜量的好方式。邀請朋友一起來做飯,分工合作,多做一點讓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分量可以帶回去。 日常菜單 別人老是要我給一些日常菜單的主意,不是餐館裡或特殊場合的菜單,而是平常在家吃的家常飯。 (「拜託,告訴我該做什麼菜。我一點主意也沒有!」)一頓飯菜好不好,不在新奇與否,也不在多難做、還是準備的過程多複雜,而是它讓你多滿足。如果菜餚在顏色、味道、質地上很平衡協調,而且是我喜歡做的,又精心地陳設在餐桌上,我就會很滿足。一頓全部都是白色的餐點或全都是軟性食物,比五顏六色、質地參差的菜餚,令人愉快的程度簡直不能相提並論。各種不同的味道應該要相輔相成,混合為一,而不是互相競爭抗衡,搶著出頭。如果我做菜做得很有壓力,那不會是我想為家人朋友準備的一餐飯。把食物做得賞心悅目,讓人看了胃口大開,吃起來味道也會更好,對廚子和吃飯的人都是有成就的事。善加擺設的餐桌(可能只是很簡單的把餐巾折好,刀叉擺上),對一頓飯菜而言,好比畫龍點睛,可以滿足你所有的感官,也補充身體的營養。 (本文轉載愛莉絲.華特斯新書《食滋味》,由貓頭鷹出版發行) |
- May 06 Thu 2010 22:11
煮啥好?看美國名廚華特斯如何決定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