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井一二三:台灣乾筍 日式拉麵的魂
2012/09/07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拉麵不僅是日本的「國民食物」,在台灣也大受歡迎。然而在台灣人眼中代表「日本文化」的拉麵,竟是台灣催生的?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在新作「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中,道出台灣和日本拉麵這段因緣。

日式拉麵是台灣人眼中的「道地」日本食物,新井卻表示,「聽起來、看起來、吃起來,拉麵都不是傳統的日本料理」。她指出,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拉麵的麵條用麵粉加鹼水製成,稍呈黃色、口感勁道,與傳統日本食物迥異,是日本所謂的「中華麵」。

日式拉麵源起於十九世紀橫濱中華街的廣東館。新井說,當時拉麵之所以吸引日本人,歸功於麵上擱的醃製乾筍。當時日本沒有麻竹、更沒有醃製乾筍;拉麵中乾筍發酵所產生的香味,日人嘗來充滿異國情調。拉麵與傳統日本麵條最大的區別,便來自乾筍的味道。

乾筍是從台灣專門進口的。新井說,定居橫濱的華僑從台灣進口乾筍,台灣割讓給日本後,台產乾筍湧入日本市場,促成了日式拉麵的誕生。不過當時的日式拉麵,名字仍是「支那麵條」。

「支那麵條」什麼時候改名叫「拉麵」?新井說,為「拉麵」定名的還是台灣人。一九五八年,大阪日清食品公司推出「雞湯拉麵(Chikin Ramen)」,是日本歷史上第一種速食麵。日清老闆安藤百福其實是嘉義朴子人,本名吳百福。食品研究者咸信,台灣盛產的意麵,是日清「雞湯拉麵」的靈感源頭。

日清「雞湯拉麵」走紅後,日本館子裡賣的「支那麵條」,通通改名為「拉麵」,吳百福等於是日式拉麵的命名者。

新井指出,拉麵從食材到名字,都深受台灣的影響,「沒有台灣就沒有日本拉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