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 圓中國百年大夢 |
| ||||||||
號召了242個國家、國際組織,號稱史上規模最大的上海世博會,五月就要開展了!早在1902年,著名政治家梁啟超便曾在「新中國未來記」中,預言上海將會舉辦世博會。這個中國人做了百年的大夢,其實就是成為「現代化國家」的美夢。
上海城市規畫館播放的世博3D宣傳片,世博吉祥物海寶從外灘出發,帶著觀眾飛渡長長的黃浦江,最後停駐在世博園區。佇立在黃浦江岸的外灘和世博園區,誕生年代相差了近一個世紀,卻有著同樣的稱號「萬國建築博覽會」。 1851年,倫敦舉辦首屆世博會。用鋼筋和玻璃搭蓋的水晶宮閃閃發亮,裡頭展出的蒸氣火車噗噗地冒著煙,展示英國駛進工業時代與征服世界的雄心。就在9年前,大英帝國的版圖,剛添上了上海這個名字。 外灘風情 世界飛揚 1842年,中國和英國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原為小漁村的上海開放為通商口岸。首任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向上海道台要了黃浦江以西的一片荒灘,做為英國人經商居住之地,也就是現在的外灘。 緊跟著英國的腳步,各國勢力紛紛進入上海,建立了法租界、日租界……而外灘則成為各國炫耀勢力的灘頭堡。1920年代,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外灘風情,隨著上海寄出的明信片,在世界各地飛揚。 從一片荒灘到萬國建築博覽會,上海是全世界第一個、一誕生就成為「全球化都市」的城市。 「上海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城市,排名應在紐約、巴黎之前」;「世界上有很多令人矚目的城市,包括巴黎和紐約。但巴黎太法國化、紐約太美國化,而20年代的上海不是很中國、法國或美國,它是所有東西的綜合體。所以我認為它是世界第一現代城市。」在美國成長求學、最近回到上海工作的建築師蔡顯傑這麼形容上海。 「落後」上海 建築前衛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隨著世博會湧現的商機,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又來到了上海。一對來自美國的華裔夫妻檔建築師,花了一年時間採訪了50位在上海工作的建築師,趕在世博前完成「建築師繪話上海」。書中許多建築師是在歐美成長的華人,他們驚訝地發現,原本在他們心中「落後」的上海,卻擁有許多觀念前衛的「老」建築。 被王家衛選為「藍莓之夜」首映禮場地的創意園區1933老場坊,在1933年竟是一座屠宰場。這座由上海工部局邀請英國建築師巴爾弗斯設計的「遠東第一屠宰場」,外方內圓、無梁無柱的建築,就算在今日當之「前衛建築」也無愧。 讓人想起安藤忠雄作品的盤旋廊道,當年是運送牲畜的「畜道」,據說這種美麗、通風的運送設計,可讓牲畜赴死前保持愉快心情,體現剛萌芽的「動物福利主義」思潮(另一說是可讓動物保持鮮嫩肉質)。類似建築當時在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兩座位於美國和英國。 創意園區 不曾老去
那個時代的上海,不僅是冒險家的樂園,也是建築師的樂園。1930年代上海最著名的建築大師鄔達克,一次大戰時被俄軍俘虜到西伯利亞,輾轉逃到上海,在一間美國建築師事務所從繪圖員做起。匈牙利籍的他沒有背景、財力、學歷,卻憑著設計才能在30年間蓋了60棟建築,其中三分之一被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名單。鄔達克的傳奇,恐怕只在有當時「海納百川」的全球化上海才能發生。 鄔達克的作品,包括在台灣人的記憶中,和八百壯士並列為抗日神話的「四行倉庫」。這座曾讓上海四大私人銀行貯放貨物的倉庫,如今也轉型為「文化創意園區」。上海擁有近百座創意文化園區,超過8成是1930年代的工業遺址。它們彷彿不曾老去,只要輕輕撢去歷史灰塵,馬上變身為令人驚豔的「創意建築」。 走過1949 翻天覆地 鄔達克的另一件作品「國際飯店」,則在建築大師貝聿銘的童年回憶中閃爍光芒。祖籍蘇州的貝聿銘,10歲時隨父來到上海,因為看到宏偉的國際飯店,從此立下了做建築師的志願。 曾經,上海有機會誕生中國第一批現代建築師。和貝聿銘一起拜在美國現代建築大師葛羅培斯門下的王大閎,和陳占祥等五位有著歐美留學背景的年輕建築師,1947年在上海成立了五聯建築事務所。 1949年之後,王大閎來到台灣,設計了被公認是「台灣第一棟現代建築」的國父紀念館;陳占祥則到了北京,和梁思成干犯毛澤東大忌、提出保護北京城牆的「梁陳方案」,在文革時背起了十字架。我曾問過王大閎,五聯在上海蓋了那些作品?如今還在嗎?他一句話也沒說,用沉默代替了嘆息。 如果沒有1949那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上海會是何等模樣? 追第一的動力 彌補歷史遺憾 上海喜歡懷舊,就連世博會的選址也是一種懷舊─選在上海的源頭黃浦江兩岸。其中達1.35平方公里的部分世博園區,就選在江南造船廠舊址。 1865年,李鴻章以四萬兩白銀向西方商人買下機器設備,在上海建立江南製造局,兩年後搬到黃浦江旁,成為江南造船廠的前身與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2007年江南造船廠搬往長興島後,留下的兩棟老廠房改建為世博建築「世博博物館」與「中國船舶館」。 江南造船廠就像倫敦世博會中的水晶宮,是當年中國邁向工業與現代國家的希望。當時的上海被整個中國寄予厚望,1902年,政治家梁啟超在寓言小說「新中國未來記」中,幻想60年後的上海舉辦了世界博覽會。 1910年,江蘇青浦人(今上海)陸士諤,則在「立憲40年後之中國」一書中,幻想萬國博覽會在上海浦東舉行。一年後辛亥革命爆發,中國真的立憲了,然而上海世博會,卻比他預期的時間足足晚了一甲子。 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首部世博官方紀錄片,以片名「百年世博夢」點出這個中國做了百年的現代夢。當主持人說起清末文人對上海世博的預言時,表情看不出是驕傲還是惋惜─等了整整100年,上海終於辦了世博會。 世上沒有一個舉辦世博的城市,像上海等了這麼久;也沒有一個舉辦世博的城市,像上海這麼努力創造紀錄─包括經費(上海世博是日本愛知世博的三倍多)、面積、參展國家數、門票銷售,上海世博都要做到「史上第一、世界第一」。 一世紀前的上海,曾是現代化、全球化不遜於倫敦、巴黎(舉辦第二屆世博)的國際大城。上海世博努力追求「第一」的驚人動力,潛藏著彌補歷史遺憾、追回錯過時間的痛惜。 擁抱全球化 上海繃緊神經
然而這兩種建築在其所誕生的時代,都是上海人眼中的「現代建築」。 1949年離開上海的國際建築師,1990年代末期又回到了上海。貝聿銘在上海蓋了一間國際學校,兒子貝禮中甚至參加了上海1930年代地標和平飯店的競圖。為了追回「世界第一現代城市」的榮光,上海拼了命地追趕。1993年起,上海每天建成一幢8層以上的高樓,2005年,上海已是世界擁有最多高層建築的城市。 我們不知道1930年代的國際建築師是怎麼看待上海,但在「建築師繪話上海」一書裡,新世紀建築師最多的爭論是:什麼是中國的現代建築? 建築師陳屹峰認為,中國人對現代(Modern)這個詞的翻譯是「摩登」,而摩登就是時髦,「因此中國人眼中的現代建築,往往是時尚與時髦的建築。」但在西方,「現代」可不是「摩登」這麼簡單。 在許多建築師眼中,上海的「摩登建築」只是對歐美廉價的模仿,而且僅止於表面。美國長大的郭錫恩認為,上海總是看到「紐約式的大廈放在羅馬式的廣場中央」;去年上海推動的「一城九鎮」─在市郊建立英國風情小鎮、西班牙風情小鎮……更是讓外國建築師搖頭。但別忘了,上海本來就是用各國租界拼湊而成的大雜燴。 貌似熱情擁抱全球化的上海,對於「民族自尊」這檔事,偏偏神經繃得比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來得緊。當文史工作者呼籲為外灘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立刻引來主流媒體撻伐「中國人為什麼要為洋人報獎」。日本主導興建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端的圓形風洞也因被質疑為「太陽旗」,硬生生改成了不符美學的梯形。 或許,1930年代掛上外灘的那一塊招牌「華人與狗不得進入」,迄今仍是上海無法復原的傷(但最近上海又出現新的考證,證明那塊招牌不曾存在、只是用來凝聚民族主義的偽歷史)。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上海世博的主體建築「中國館」,不能像北京奧運的鳥巢、水立方那樣充滿未來感,卻偏偏有著「政治正確」的中國紅和傳統斗拱。 和上海街頭這些「現代建築」格格不入的,還包括使用者不文明的舉止。南京路步行街剛建好時,漫步其中會聽見周圍頻繁到形成節奏的吐痰聲。去年起上海每間書店都在販售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出版的「上海迎世博市民讀本」,裡頭列出上百條規定:文明用廁要關門、完畢要沖水;聽音樂會時不能吃帶皮帶殼和會發出聲響的食物……讓人驚覺,原來上海人的文明只到我們的國小程度。 如果北京奧運是中國做為世界強國的國力展現,那麼上海世博就是中國證明自己(或至少上海),已達到「現代化、全球化」的文明標準。這個中國人做了百年的現代大夢,真的可以如願完成嗎?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