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故事與新聞》用兩則老笑話註解一則新聞
聯合報╱楊照 2009/04/22 

不同行業,都有人年少得志卻中年受挫或中年沉潛……

一則流傳已久的老笑話:
一個猶太人在紐約中央車站,排隊排了很久,終於到了售票窗口,對售票員說:「我要一張到春田(Springfield)的車票。」售票員問:「哪一個春田?叫春田的站有好幾個,你要去的春田在哪一州呢?」買票的猶太人愣了一下,問:「到哪一個春田最便宜?」

老笑話,因為運用認為猶太人吝嗇的刻板印象來製造笑點。老笑話卻能流傳長久,因為笑話裡的荒謬性,可以在很多人生活裡普遍看到。不是吝嗇,而是本末倒置,或者說,目的與手段的嚴重脫節。

什麼都選最便宜的,當然是吝嗇,然而光是強調省錢,不會引人發笑。好笑是因為大家都知道同樣都叫「春田」的地方,不具備任何替代性。買票要去春田,必然是一個特定的春田,笑話裡的猶太人省錢省到只考慮票價便宜,不管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到底是哪裡,這就真的省過頭,吝嗇到荒謬好笑了。

王雪峰從政壇淡出,長久沒有工作,這的確是件特別的事。可是我們的媒體報導這件事,秉持著自己的煽動原則,一定要強調王雪峰夫妻靠撿拾破爛度日,一定要牽拖到政治如何冷酷,強調他們現在的遭遇跟政治之間的必然關係,那就有點過頭了。

不同行業,都有人年少得志卻中年受挫或中年沉潛。政治被凸顯,並不是王雪峰這條新聞內在性質,而是媒體報導病態的習慣作用,他們不問新聞真正的內容是什麼,只問怎樣的內容最有賣點,就像笑話裡的猶太人不管自己究竟要去哪裡,只在意到哪個春田票價最便宜一樣。

回應王雪峰的新聞,還有一則同樣流傳已久的老笑話可以講:

一隻老鼠在洞裡,想要出去找食物,但是又怕貓可能在附近。牠豎起耳朵聽,聽出洞外有腳步聲,接著聽到了兩聲低低的狗叫。老鼠放心了,原來是狗在洞外,狗在貓就不敢來了,老鼠大搖大擺地走出洞門口,不料竟然立刻就被貓爪抓住了。恐懼、絕望的老鼠大叫:「我明明聽到狗在叫啊!」貓得意地回應:「所以說學外國語很重要。」

不只王雪峰夫婦,這幾年間很多人都中年失業,因為經濟景氣起起落落,更因為社會變化太快,舊行業消失、新行業崛起。碰到這種狀況,實在也沒什麼別的辦法,必須放掉「老狗學不了新把戲」的限制,模仿笑話裡的貓,需要時連狗叫都學會了。能學狗叫的貓,比只會貓叫的貓,只會狗叫的狗,都更有職場與人生的優勢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