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馨隨筆》好多黛西
邊邊角角藝文論壇╱余文馨 2009/02/04
一天,可以是很長的24小時,可以是很短的365分之一。一則故事,可以用漫長的一生去完整,也可以只消280頁篇幅便全數涵括。或者,一天就可以是一則故事。那麼就從凌晨3點40分開始說起吧。中年神經外科醫生翩然自睡夢中甦醒,接著起身,走到窗邊,醫生並不明白自己為何醒來,卻已經無法不以清晰的思路反芻著各種事。譬如昨天的手術,譬如示威遊行,譬如出兵伊拉克是否合理。譬如一本尚未讀畢的書,達爾文傳記,是獨生女的叮囑。而醫生的女兒也是我選讀這本《星期六》(Saturday)的主要動力,因為女兒的名字叫做Daisy。
我說我正要讀一本寫到Daisy的小說,他便說他至少認識4位Michelle,而且非常湊巧的是,4位Michelle中的每一位,剛好都長的非常漂亮。「美女的名字。」他結論。接著才又提及發生在最近的一件與名字有關的小事,就是在他要幫朋友處理一項瑣事的時候,偶然遇見了跟我一樣也叫做Daisy的女孩子。他宣稱在那之前,他從不認識其他的黛西,「所以有點擔心會跟對方吵起來。」這是一種諷刺啦,因為他跟我爭執過800不下萬次了。但本人有容乃大,什麼吵架不吵架的,我才不放在心上好嗎。倒是馬上就關心起對方看起來怎麼樣?漂亮不漂亮?顯然我十分擔心他隨時會在路上邂逅漂亮女生。「我以為做人還是要留點口德比較好。」他答。十分婉轉的答覆嘛。然後我就嘆了一口氣,果然,黛西不是美女的名字。
我的英文名字是小四加入兒童美語班時,由班主任作主替我起的。我不知道她為什麼那麼快便決定稱我是Daisy,可能是忽然的靈感,可能是她身邊隨時存著一疊標記著英文名字的字卡,任何下一個進來報名的小朋友都將被喚成Daisy,而剛好下一個就是我,從此我就是Daisy了。純粹是機率問題。或者,「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是4月出生的關係?」小寫的daisy也是雛菊的意思,雛菊是會在春天盛開的花,「我是春天出生,於是以春天的花卉命名?」。不用說,我比較喜歡第三種推測,那會令我會覺得我用了大半輩子的英文名字來得算是有些典故,而不是隨便在路上撿到便湊合著用了。
由於名字叫做黛西,對於有相同名字出現時的反應總是特別敏感,也是當然的吧。所以即使沒有塗搽口紅的習慣,我也買過名字叫做Stilla出品的唇膏,只因為那顏色的名字叫做Daisy。基於同樣的心態,不戴錶的我也買過Swatch的復活節紀念錶,就因為上頭印滿了白色雛菊。
和他一樣,Michelle我也認識好幾位。我至少有兩個同學叫做Michelle,不,也許是三個。然而除了自己之外,我也不認識其他黛西。倒是,偶而會在港劇裡聽見Daisy。不過這些Daisy多半只被用在小角色上,譬如,大約每三部都會故事型的港劇裡,就會有一個在男主角公司工作的女職員也叫Daisy。但通常只有當老闆想喝杯咖啡或影印文件時才會被點名,所以每一集能夠上鏡頭的機會通常不會超過5秒。很遺憾。
另有一部美國電影,很抱歉片名我已經忘了,卡司也不復記憶,總之只是部小成本的B級劇情片吧,其中沒有任何細節值得拿來說嘴。唯一使我記得這部片子的原因只是電影一開始出現的金髮美女也叫Daisy。男主角還曾經油腔滑調地稱讚Daisy是很美的名字呢。但是5分鐘後,金髮Daisy已經迫不及待被人推下樓然後就再沒半個鏡頭了。Daisy似乎擺脫不了龍套魔咒。
沒記錯的話,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曾經合作包括《跳火山的人》(Joe Versus The Volcano)等3部片。我最喜歡的是《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長髮的梅格萊恩好有靈氣真是漂亮。不過若說是印象深刻的對白,則以《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為最,但不為任何特別的原因,不是感動也沒有偉大啟發,卻是因為所有我看過的電影裡,只有這部戲經常提到daisy!由短髮的梅格萊恩所飾演的童書店老闆娘Kathleen認為雛菊是友善的象徵,「daisies are my favorite flower。」我最喜歡daisy了!她說。所以即使這時的梅格萊恩已經略顯老態,我還是反覆重看起碼10次。畢竟最喜歡daisy這句話還真是悅耳動人呀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