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聞其詳/影帝是單選題還是複選題 |
| ||
從「藍宇」的胡軍、劉燁,到「風聲」的周迅、李冰冰,同片演員在電影獎上的捉對廝殺,向來是頒獎典禮上最殘忍也最戲劇性的時刻。然而勝出者往往只能有一個,關錦鵬那句名言:「不要以為戲份多就會贏,有時候破綻也更多。」似乎不斷應驗。 這種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痛,動不動就六大巨星(阿飛正傳)、八大巨星(東邪西毒)一起助陣的王家衛,應該最理解。不曉得是否因為如此,他在擔任2006年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時,竟然做出11名演員共享影帝、影后榮耀的決定。 2006年,阿莫多瓦的「玩美女人」以家鄉婦女為角色典型,內容涵蓋了亂倫、謀殺、棄屍,卻讓人在幽默花俏之餘,依然感受到豐沛的愛與寬容。更讓老影迷興奮的是他早期作品的繆司卡門莫拉也重回陣營,演出一個被以為早已死去的母親,當女主角潘妮洛普克魯茲向她訴說自己有多想她時,直讓人覺得是阿莫多瓦自己的「心聲」。評審是不是傷腦筋該把影后頒給演技邁向成熟且風韻迷人的小潘潘,還是屈居配角卻光彩奪目的卡門莫拉?最後一不作二不休,乾脆全片有戲份的六名女角,除了前述兩人、還包括蘿拉杜納斯、尤漢娜柯博、布蘭卡波提羅、以及年紀輕輕的查斯拉姆普雷芙都一起並列影后,創下坎城紀錄,倒也不失為對這部歌頌女性生命力的作品的另類肯定方式。同年,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也是由「光榮歲月」(Days of Glory)的五名男演員共享。 其實早在1958年,柏格曼導演的「生命邊緣」(Brink of Life)除了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四名女演員比比安德森、伊娃黛貝克、芭洛西亞歐娜絲、英格麗裘琳也一併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2002年,歐容(Francois Ozon)導演的「八美圖」(8 femmes)的八名女演員:凱瑟琳丹妮芙、丹妮兒戴喜歐、伊莎貝雨蓓、艾曼紐琵雅、芬妮亞當、維吉尼亞拉朵嫣、露迪芬莎妮、菲敏理查,先在柏林影展獲頒「藝術貢獻獎」,又在歐洲電影獎合得最佳女演員。 不過同屆頒出最多演員獎的應該是1993年的威尼斯影展!一般國際影展的演員獎大都不會有主、配角之分,這年卻破天荒將演員獎擴增到最佳男主角(Fabrizio Bentivoglio)、女主角(茱麗葉畢諾許)、男配角(馬斯楚安尼)、女配角(Anna Bonaiuto)外,勞勃阿特曼導演的大堆頭電影「銀色性男女」(Short Cuts)的39名演員也得到整體演出獎。如果再加上得到終身成就獎的義大利女神克勞蒂亞卡迪娜、美國巨星勞勃狄尼洛,本年共有45名演員在威尼斯獲獎。 國際影展不像產業內規則繁謹的電影獎(奧斯卡、金馬獎),除非特殊情況(例如芭芭拉史翠珊、凱薩琳赫本曾同時在奧斯卡封后,去年金馬獎則由張家輝、黃渤共享影帝),否則很少並列。僧多粥少,也難怪外界已經開始打量今年這麼多大堆頭電影當中,上馬、落馬的究竟是誰了?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