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吃的博物館 聞香好好玩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羅建怡/專題報導 2009/07/10


牛軋糖博物館、魚丸博物館、工研醋文化館……越來越多與吃相關的博物館陸續開幕,趁著放暑假,不妨全家一起來個博物館之旅,體驗醬油、醋、糕餅是怎麼來的。

 

台北/工研醋文化館 就愛吃醋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羅建怡/專題報導 2009/07/10

早期工研醋的配送車,在街頭巷尾賣醋。(圖/工研醋提供)

創業自民國30年、有68年歷史的「工研醋」,上個月文化館開張了,許多現代年輕人無法想像的生活習性,透過這些文物能一一窺見。當年只有菸酒公賣局才有瓶裝工廠,一般民間調味料業者,都將公賣局的舊瓶清洗殺菌後,重新填裝、包裝,玻璃瓶都有退瓶制,是不是很有環保概念呢?用完的瓶子拿回雜貨店,退個一、兩元,小孩都自告奮勇去退,因為退瓶費往往成了零用錢。


工研醋第一代環保袋,容量大又耐用,裝醋瓶尤其方便,古意十足。(圖/工研醋提供)

民國34年起,配送就用綑繩法,最初用草繩,只要是瓶裝汽水、醬油,「可2、4、6瓶偶數綑綁,以12瓶的難度最高。」還保留這樣手藝的工研醋課長張鼎國說。

第三代接班人許嘉旭回想,當時用剩的綑繩過短,原本要丟棄,卻遭祖父斥責,「繩子太短,跟另一條繩子綁個結就夠長了。」他學習到祖父節儉態度。只是如今,綑瓶法恐怕快要絕跡了。

早期也很流行容量大又耐用的環保袋,裝醋瓶尤其方便;當時許多迪化街商人也會帶環保袋去收帳,把大把現金放在袋內再去銀行存,才不會引起歹徒覬覦。

另外,還有醋的配送車,當時用醋量最大就是台北圓環附近賣羹湯或台菜的店家,但不同於醬油,滷肉時醬油一次就用上好幾瓶,醋卻只用幾滴,連這些「大客戶」每次叫貨只叫三瓶,行話叫「小三打」,實在難銷。

配送車載著醋桶,在街頭巷尾以大聲公放送,一般人就拿家裡的鍋、碗、瓶來裝,大約以一合(竹節)為單位來計價,諸如此類的老故事,就在我們幾代間傳承,並且上演著。


左:工研益壽多文化館陳列工研醋舊海報,氣氛很復古。
右:。工研醋第一代手工綁瓶綑繩,難度最高的是12瓶(圖/工研醋提供)




雲林/丸莊醬油博物館 開甕聞香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羅建怡/專題報導 2009/07/10

丸莊醬油博物館門口陳列超大醬油裝置,十分醒目。(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創立於1909年的丸莊醬油,在雲林本店老弄堂裡,有座全台第一家醬油博物館,經過像是古早年代藥房的長排木桌,微笑點頭一路往裡頭走,就可走進台灣醬油的百年故事。

必遊的一景,是工廠後方一整排像韓劇「大長今」的大醬缸群,若運氣好,還可實地感受開甕、聞香的樂趣。若想加料玩,可以向店家預約蔭豉DIY,每人200元。附近一樣擁有百年醬油香的老店,還有瑞春醬油、陳源和醬油,醬缸群落處處可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