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榮祐做陶 60歲的包容
經濟日報╱徐碧華  2008/11/19 

《包容11》圖/長流美術館提供

「《包容》真的太難。」陶藝家蔡榮祐說。蔡榮祐是全省美展免審作家,當選過十大青年,國內外舉辦過無數的個展、聯展。即便如此,他過了60歲,才學會包容。

《包容》系列是蔡榮祐的新創作,在長流美術館展場處處《包容》時,震驚陶藝界,同行紛紛打探怎麼做出來的。蔡榮祐似乎早已預知這樣的結果,他說:「這是新的嚐試,全世界沒有過這樣的作品,連日本做陶藝的來台看到作品都相當驚訝。」要讓不同熔點的陶土相互包容,的確不容易。「即便是現在,成功機率仍然很低。」蔡榮祐說,《包容》系列製作採用兩種不同的陶土,上層或外層是熔點低的陶土,下層或內層熔點較高,「包容要做到上層的陶土熔了、流動,並與下層陶土完美成形,成為獨特的作品。」

「《包容》真的太難。」陶藝家蔡榮祐說。
圖/潘俊宏、長流美術館、王忠明

分裂是經常的事
「分裂是經常的事。」實驗了三、四年,「經常燒十件壞十件,一個窯燒出來,沒有一件是好的,總在接合點裂開。」蔡榮祐說。包容成功的代價是甜美的,《包容》系列的訂價比蔡榮祐過去的系列高出許多,他說:「鐘乳石狀越細越長的,流動越緊張,難度越高,價格也越貴。」最高訂價是一個80萬元。

怎麼學會包容的?蔡榮祐說,先心生感動,有創作的衝動,然後實驗磨合。

2003年,他到一個學生的工作室,那學生生產宜興壺,從大陸買回一批陶土,正在試土,了解它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那陶土被燒熔了,軟軟的、舒服地躺臥在硬硬的陶板上,兩者融合成一體。我頓時有種感動,夫妻在一起都很難融合成這般。」於是向學生要一些土回家試驗。


 《包容》系列 圖/長流美術館提供

流動的花紋最美
蔡榮祐說,兩種土的膨脹係數不同,熱情溫高時沒事,每每在冷卻過程中崩裂,一開窯冷卻就壞掉。後來,學生建議:慢慢來,不必顧窯,關火之後,出去玩,等到窯內溫度降至常溫,再開窯。「果然,慢慢降溫正是融合所需要的。」 三、四天後,窯內溫度降到32、33度,與窯外一樣,再開窯,果然有完好的作品。不只融合而已,上層還產生美麗的花紋,那又是怎麼來的?蔡榮祐不藏私,他說,是在胚體做特別的凹凸處理,而不是在釉上做文章,當上層陶土在高溫下熔掉,流動之後自動填平,凹凸面不見了,而產生流動的花紋。

 《惜福》圖/長流美術館提供

會大力推廣《包容》系列嗎?蔡榮祐說,到此為止,不做了。要開始創作新的系列,名字想好了,叫「聚流」,當然會用到包容系列研究出來的技術。除了包容系列之外,蔡榮祐這次還展出其他系列,包括惜福、圓滿、憨厚、耿直、虛心、親情…等,他說:「系列名稱正是我的生活態度。」 「我把過去自認滿意的作品,重新又做了一個,把那可進步的空間補上,我很滿意。」


《親情02》 圖/潘俊宏、長流美術館、王忠明


《罐》 圖/潘俊宏、長流美術館、王忠明


《石窟頌》圖/長流美術館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