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假如我是淫審員
新聞來源: 【明報專訊】—林奕華 2008-10-26 


我剛剛才跟學生們一起看完帕索里尼的《Salo》,你知道,這部戲在很多地方都被禁。我跟同學解釋,不好被眼球所見的東西來決定道德,道德與文化有關,如果只以眼見為憑,則相等於所有母親都是偉大的,所有小偷都是錯的——這當然不對。現在的審查制度,假設香港人都沒有思考的能力,說「保護青少年」,其實只是審裁員自己覺得很容易受到驚嚇,是他們不成熟!

如果由我來做,我會假設人有好多種類,有不同的人生階段。以「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為例,根本就是將大學生當成中、小學生辦。大學搞那麼多活動讓學生接觸那麼多尖端而有深度的知識,為了什麼?就為培養一個有深度有眼界的人,如果連大學都說﹕「不要upset常規」,那必得承認,香港的大學制度是假的,我們更需要反思什麼叫道德文化。

其實我們好應該多謝事件中的大學生,「肇事」的情色版正好說明,他們在現今的普及文化下所受到的壓抑。我們流着意識型態的血﹕電視小報雜誌全都充斥着對女性的歧視、語言暴力,卻從不反省,學生在如此這般的文化壓迫下,製作出該兩期情色文圖內容予以反抗,審裁員到底是用心還是用眼去看的?用剪刀定用腦袋去思考的?他們以權力執行無知。再加上學校的打壓,學生們實是受着雙重壓抑之苦。我們的社會,挫弱扶強。

性不單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表達方式,不單是成長必經自我認識的階段,更加不單只是性交。性包括人格的建構﹕男女性性別氣質如何,比例分佈如何,如果失衡的話會引起焦慮,再而打擊自信……中間是複雜的問題。可我們的社會只有「男人」vs「女人」;「老公」vs「老婆」;而我們的審裁員,只有一套標準。

最理想的社會是見怪不怪,像北歐。多怪都可以理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不用審查而每個人有自己的道德標準,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每個人對自己負責。如有踰越,社會有自己的方式自我調整,例如由文化人提出討論,而不是倒過來,事事規管過頭。

如果我們的社會真要存在一個審查制度,那他們必得非常自覺,並審慎,因為他們正在行使權力。他們要明白個人的觀點並不代表大眾,而社會上除了大眾,還有小眾。一個制度如果只維護大眾的權益,那態度並不健康和民主。我在電視上聽見那位審裁員先生就裁決表達的意見,我覺得,他根本不懂得閱讀一件事情背後的語境。或者這與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從來都沒有教導關於背景語境和情景,只知道1+1=2。由是衍生一套好有問題的價值觀﹕人人以為與生俱來就要與周圍的人一個模樣,審查制度是個家長制,大學也如是,連最基本的獨立思考也不去教。

如果有時間,我會想去當審裁員的。哈,不過,我想我會短幾年命。腐敗的價值觀永遠跑得快過反思的力量。十年前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溏心風暴》不好看,現在卻很多人都話好,因為我們社會已經同質化得太厲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