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決定性瞬間」成永恆
今日新聞 記者管淑平/編譯 2004/08/05 12:20
 Behind the Gare Saint-Lazare

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2日在法國過世,享壽95歲。布列松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家之一,他提出「決定性瞬間」概念,認為攝影就是在幾分之一秒的瞬間,將事物的內涵和表現同時呈現,並且融入生活中。

法國文化部長4日宣佈布列松過世的消息,布列松是2日在東南布鄉間沃克呂茲過世,已經在4日舉行私人葬禮。布列松被視為報導攝影和街頭攝影的開創者,作品啟發其他攝影者,並被視為法國的國家之寶,總統席哈克哀悼說,布列松的過世是國家的損失,「法國失去了一名真正的攝影家,真正的大師,以及他那一代中最具天賦、備受尊崇的藝術家。」

從二次大戰初識,成為一生好友的專業攝影指標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執行編輯莫里斯(John Morris)讚揚布列松,「可能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布列松是馬格蘭的創始人之一。「VII」圖片經紀社總經理奈特(Gary Knight)認為,布列松是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家之一,「他啟發人們,在小型攝影機興起的關鍵時刻,為攝影下定義,而整個攝影的本質因此改變。」

布列松的攝影中心概念是「決定性的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也就是將事物本質完美表現出來的那一瞬間。他在1952年出版的同名攝影集序言中,引用17世紀作家紅衣主教萊茲(Cardinal de Retz)的話「世上凡事皆有其決定性瞬間」。他以決定性瞬間的攝影風格擅長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間,用幾分之一秒的時間抓住事務的表象和內涵,並成為永恆。

布列松曾說,「一個人不管做什麼,眼睛所見和心靈間一定存有某種關係聯繫著」,「閉著的眼睛看見內在,張開的眼睛看外界的世界。」他不屑經過安排的攝影,他認為,攝影者應該精準且迅速的拍下當下的人事時地物,只使用萊卡135小型相機拍攝,而且幾乎都使用標準鏡頭,偶爾用35mm或者90mm焦距的鏡頭﹔布列松只拍黑白照片,而且只使用自然光源,他曾說,將拍攝主體置於人造光源下,無異就是毀了這張照片﹔他也反對事後的裁剪照片,認為構圖不佳的照片即使經過裁切也是於事無補,也破壞了照片原來傳遞的意義。

 Rue Mouffetard

布列松被普遍認定最知名的一幅作品就是1932年在巴黎聖札爾火車站後拍攝的一張跳水坑男人的照片(Behind the Gare Saint-Lazare),照片抓住男孩躍過水坑在半空中時,水中倒影與他,以及後方鐵路柵欄形成對稱。「穆費塔街」(Rue Mouffetard)則是布列松在收藏界最搶手的照片,照片拍攝在巴黎左岸市集一名抱著兩瓶牛奶,面帶滿足微笑的男孩。

拍攝西班牙內戰,以及二次大戰期間徵召入伍擔任攝影兵,戰時及戰後拍攝法國戰俘返鄉讓他在報導攝影界出名。1947年加入另一名戰地攝影家卡帕(Robert Capa)以及塞摩爾(David Seymour )創立馬格蘭攝影通訊社。

出生於1908年8月22日巴黎富家子弟,排行老大,年少時的布列松對繪畫有興趣,20歲放棄家族事業去念藝術,1930年以箱型相機開始攝影生涯,兩年後拿著135相機走遍法國,象牙海岸,波蘭,捷克,和德國等地拍攝。1937年娶第一任老婆,是日本舞蹈家,1970年再婚,生下一女。

布列松喜歡捕捉平凡百姓的面容與生活,但是自己卻不喜歡被拍,也不喜歡接受訪問﹔生命中最後的25年他幾乎已經不拍照,在法國南部家中專心於自己的初衷繪畫,多半是鉛筆或炭筆素描,但是他的萊卡相機從不離身。

他的攝影家友人史諾登(Lord Snowdon)說,「我不認為他希望他的作品被稱為藝術,他寧願被當成無名小卒記憶著,他的作品記錄了無法再有機會捕捉的瞬間。」

 
布列松本人留下的照片少之又少,這張正面的照片更是非常珍貴。2004年8月2日,布列松走了。這位老人想清靜地離開人世。一如在生前,他不願意被喧囂的人群追逐,不願意被拍照。

他的葬禮僅邀請了50個親友參加,直到葬禮結束後,法國文化部才正式公佈了他的死訊。法國總統希拉克說;「布列松的死使法國失去了一位天才的攝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師,一個他那一代中最傑出的藝術家。」布列松一生為人們留下了700萬張照片,這一數量驚人的作品中又包含了大量為世人所熟悉的傑作。


1936年,英國喬治六世舉行加冕典禮,世界各國的攝影記者,聞風而至的全國記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麗堂皇的儀仗隊上。布列松卻與眾不同,他還注意到馬路上的芸芸眾生。躺在報紙堆裡入睡的人物,由於深夜出來「占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儀仗隊過來時,他卻已經支持不,進入夢鄉……。別具慧眼,旁敲側擊,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挖掘富有情趣的鏡頭,是布列松所特有的風格。 


布列松1932年才開始拿起相機拍照。這是一張早期的代表作。斯維勒是西班牙的一個小鎮,畫面裡一個撐著雙拐的殘疾兒童,他後面正在嬉戲的孩子們對此有不同反映。其中一個壞小子甚至要想惡作劇,被另一個孩子抱住。照片拍攝得十分生動,畫面結構也相當嚴謹完整。


兩個男子,一個在布幕的縫隙中偷看街頭演出,另一個警惕地掃瞄著周圍的情況,以免被人抓住而引起麻煩。照片的精彩部分是這個男子那種特別的眼神。布列松有時被列入「專在街頭巷尾抓拍的攝影家」行列,他善於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
不平凡的照片。


《積水的路面》
這張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藝術中代表性名作。在前景中跳躍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後招貼廣告中跳躍女郎相似,一前一後,互相呼應,相映成趣。這個拍攝瞬間,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決定性的瞬間」。  


《馬蒂斯》
廣角鏡頭取景範圍大,景深大,可把遠近景物全都納入清晰範圍之中。但焦距太短的廣角鏡頭往往過分誇張前景,產生歪曲和變形。因此,布列松經常採用28毫米的廣角鏡頭。這張為法國著名畫家馬蒂斯拍攝的照片,反映出畫家對鴿子的喜愛,表現出一種獨特的個性。


柏林牆邊(1963)
德國柏林東西分別佔領十六年後,東柏林方面於1961年8月12日至13日工資突擊建功立業立起柏林牆,其目的是防止西方的滲透和干擾。布列松的這個鏡頭,表現三個柏林人站在一個高台上,觀看牆那邊的情景。


此照之所攝,是60年代美國好萊塢著名女明星瑪麗蓮·夢露。雖然布列松是在夢露不經意時抓拍了此照,但從這一凝固的瞬間裡,還是抓住了模特的天生麗質和嫻雅風度。


軋金子(1949,上海)
此照片攝於四十年代的上海。劇照的通貨膨脹使百姓手中的紙幣幾乎成為廢紙。為此人們瘋狂地擠在銀行門口,企圖兌換一點較可靠的黃金。上海人稱之為「軋金子」。


《門裡門外》
門裡坐著富態的老闆,門外石階上坐著辛勞一天的雇工,在吃著窩頭、鹹菜、小米粥——當時北京勞動者最普遍的一日三餐。不同的人物身份和境遇鮮明而突出,足見布列松的抓拍功力。


柏林牆邊(1962)
在東西柏林交界處,布列松抓到了這樣一個發人遐想、引人深思的鏡頭。雙手持拐而行的殘疾者,暗示出以前發生過的戰爭;荷槍的衛兵,又反映出了持續著的對立。再加上陰雨天氣的灰暗影調,使得畫面有一種低沉的氣氛。布列松經常強調觀察,他說:「重要的是觀察。攝影,是在很短的時間裡,敏捷的表現出最重要的部分。」


苦難的眼睛(1948,南京)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後採訪了中國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這張愁容滿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買米的隊伍中抓拍下來折,照片揭示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和苦難。布列松是一位善於思考的攝影家。著名的美國雜誌攝影家協會主席B·格林曾說:「看上去,布列松的攝影好像是漫不經心隨手拈來。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

 
北京(1958)
1958年,布列松曾再次來華攝影採訪。在一個科技展覽會裡,一群觀眾,好奇而又精神專注地觀看著電視圖像,布列松不動聲色地拍下了當時的真情實景。照片中人們的精神狀態與前一幅的愁苦面容截然不同,有鮮明的反差。他說:「我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別人看了我的作品而感到真實。」


《紐約》
在美國,幾乎每一家公司的經理和老闆都離不開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秘書,這張照片之妙,是妙在瞬間的抓取上。觀眾看不見女秘書的容貌和身影,只能看到一隻高跟鞋的腳。這就避免了直露,提高了作品的內涵和視覺趣味。


雕塑家賈柯米蒂(1961)
布列松拍攝人物時,經常喜歡在他們的動作過程中下手。這張意大利現代派雕塑家賈柯朱蒂的照片,就是在他們搬運雕像時抓拍下來的。抓拍的時機,恰好是賈柯米蒂處於兩個塑像之間,而且舉步前行的姿態又與前景中塑像的身姿有某些相似之處。



國慶日
美國國慶日,這位老太太準備在自己家懸掛國旗來慶祝這一節日,可惜她家的旗桿斷了。沒有辦法,她就把國旗被在身上。她說:「在我心中不能沒有這面國旗。「這時,布列松迅速地拍下了這張照片。


《美國模範監獄所見》(1975)
瘦削的腿腳和手臂競能從狹窄的鐵柵縫裡伸出。怒吼的嘴巴隱約可見,這所「模範監獄」究竟「模範」到了什麼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布列松善於在日常生活的場景裡發現隱藏著的問題和內在矛盾。他說:「攝影,意味著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時間裡,同時認識出現象的本質,又能快速地把有含意的形式,嚴密地組合起來。這是一種使自己的頭腦、眼睛、心靈同時集中在同一個軸心上的活動。」


1980年,一位中國客人到巴黎訪問布列松,要求為這位72歲高齡的攝影大師拍攝照片,布列松沒有同意,但把這張照片送給他的客人。畫中的形象,是布列松在落地窗簾後面持筆作畫。此照表示:晚年的布列松已退出攝影圈。他不拋頭露面,只想以繪畫自娛,度此餘生,此幅為布列松妻子所拍。


《墳場中的熱戀》(1978)
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的死亡;另一方面又是一代又一代的生息繁衍。這張照以生與死強烈的對比,震撼著觀眾的心靈。小小的一個畫面裡,凝聚著人類永遠說不清講不完的故事,這會引發出多少聯想和感慨。而這,正是布列松作品的與眾不同,特別耐人尋味的地方。


《田野景色》
1968年在法國所拍攝的田野景色,高聳的樹林,筆直的道路,S形的透視消失點,不論是線條,還是黑灰白影調,都給人以統一協調之感。


圖文來源
http:// bbs1.southcn.com/forum/index3.php?forumname=meitugongxiang&job=view&topicid=9027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