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電影名導先驅梅爾維爾 冷調殺手成經典
中時電子報 2008/09/10 04:32 邱祖胤/台北報導


十一月登場的金馬國際影展,持續推出向大師致敬專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法國黑幫電影先驅─名導梅爾維爾(Jean Pierre Melville)。他個人風格強烈,創造出冷調的殺手美學,在一九五○年代更以情節緊湊、剪接俐落著稱,受到高達、楚浮等人的推崇,被視為新浪潮電影的啟蒙者。

影評人嘉世強表示,梅爾維爾的作品雖具商業性,但他精準的構圖及俐落的視覺營造美學備受推崇,相對於同期法國電影的普遍的唯美運鏡,梅爾維爾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並啟發了日後法國新浪潮電影的誕生,奠定他在影史上的地位。

金馬影展 一口氣推出11部片

一九一七年出生的梅爾維爾雖然是法國人,卻深愛美國文化,喜歡希區考克電影,愛喝可口可樂,他的《曼哈頓雙人行》更直接到美國取景。不過梅爾維爾真正爆紅,是在一九六○年代拍了一系列黑幫電影。他從《線人》、《獨行殺手》一直到《大黎明》,不但塑造法國帥男星亞蘭德倫「冷面憂鬱」的殺手形象,更將他推上演藝生涯頂峰。

而梅爾維爾更曾經直接給予法國新浪潮代表性導演高達「跳接」技術的建議,自己還在高達的《斷了氣》裡頭軋一角,傳為美談。而他的影響力逐漸擴散到歐洲以外的地區,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昆汀塔倫堤諾,甚至吳宇森、杜琪峰等人都坦言受他影響。

梅爾維爾的經典作品《獨行殺手》,描述由亞蘭德倫飾演的殺手受雇暗殺夜總會老闆,卻無意間被女琴師撞見。女琴師在警局卻並未指認他,亞蘭德倫被飭回後遭警嚴密監控,黑道分子也計畫將他滅口,讓他淪為邊緣人。梅爾維爾以一貫冷調氣氛記錄殺手的生活細節,讓這片子成為影史代表作,片中亞蘭德倫一襲風衣搭配德州氈帽的形象,更是吳宇森創造周潤發「小馬哥」的原型,也直接影響吳宇森一九八九年的《喋血雙雄》。

梅爾維爾黑幫系列的第一部電影是《線人》,則由法國明星楊波貝蒙主演。描述描述剛出獄的亡命之徒先殺掉好友,再與另一名夥伴結夥搶劫失敗,隨後又發現女友陳屍車內,他誓言討回公道,於是引發一連串錯綜複雜的殺機。梅爾維爾一生拍了十四部電影,這次影展就將呈現十一部,相當豐富完整。


Jean-Pierre Melville 尚‧皮爾‧梅爾維爾
Born:France
Birth:October 20, 1917
Died:August 2, 1973

重要作品年表
● Dirty Money (1972)
● The Red Circle (1970)
● Army of Shadows (1969)
● The Godson (1967)
● Second Breath (1966)
● Magnet of Doom (1963)
● Doulos: The Finger Man (1962)
● The Forgiven Sinner (1961)
● Two Men in Manhattan (1959)
● Bob the Gambler (1956)
● When You Read This Letter (1953)
● The Strange Ones (1950)
● Silence de la Mer, Le (1949)


中文片名:午後七點零七分 (冷面殺手) (獨行殺手)
原文片名:Le Samourai
導演:Jean-Pierre Melville
國別:法國 / 義大利
年份:1967



一個在巴黎的美國人——黑色電影大師梅爾維爾
文/圖來自  http://www.mtime.com/my/pencoco/blog/7473/    
漢寶寶 發佈於:2006-09-17 17:57 

他是生活在法蘭西的異類,他被評論為:一個在巴黎的美國人。

他對美國風的熱愛令他的影片處處都感受到濃烈的美式氣息,片中的匪徒們都是美國式的標準打扮:風衣、墨鏡以及一頂德州氈帽。

他是電影界的獨行俠,游離在「新浪潮」之外,卻被「新浪潮」的年輕導演們尊崇為「法國新浪潮的精神之父」。

徹底的存在主義「宿命觀」在他的作品中演繹成兇殺、背叛、復仇的主題,人性的孤獨和絕望被他讀解得冷峻而蒼涼。

然而,在他的影片中沒有驚心動魄的危險時刻,也沒有一波三折的高潮段落,只有精簡的對白,出奇冷靜的主人公,完全不同於好萊塢的警匪片,這似乎是梅爾維爾作為一個法國人的宿命。

孤獨的美國派

1917年10月20日Jean-Pierre Grumbach出生於法國阿爾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由於從小喜愛美國小說和美國電影,他將《白鯨記》的作者Herman Melville的名字賜給了自己,改名為讓-皮埃爾•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他將成為世界影壇最負盛名的黑色電影大師。

對於梅爾維爾來說,獨特的經歷和天賦賦予了他獨特的電影才華。當這位電影大導演還是一個普通的法國少年的時候,經常流連於巴黎的電影院,從而看遍了30年代在法國上映的幾乎全部的好萊塢電影,這其中,就包括警匪片。或許正是這一切情不自禁的熱愛引領著他走上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退役,並在同年的1945年11月創立梅維爾獨立製片公司,他不在只是一個業餘的電影愛好者,他開始製作了自己第一部具有個人特色的獨立電影短片《一個丑角二十四小時的生活》。1946年,梅爾維爾以極其低廉的六百法郎製作費導演了他的第一部故事片《海洋的沉默》,從此到1972年他突然離世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大黎明》,都癡迷於美國電影中的一大類型——警匪片的創作。

作為首開獨立製片之人,梅爾維爾的創作先於法國電影「新浪潮」,充滿了獨具個性的作者氣息,他被新浪潮的後來者們尊崇和追捧,被譽為「法國新浪潮的精神之父」,可他卻在近三十年的電影生涯中從未與任何潮流和派別為伍,當「新浪潮」洶湧的橫掃世界影壇,又迅速的退潮,他也依然一個人沉浸在探索屬於自己的電影主題和電影語言中,創建著屬於自己的「個人派」。以至於,在法國電影史中他的存在經常被忽略,這個獨來獨往,保持沉默的梅爾維爾。

黑暗、宿命和孤獨

梅爾維爾有一個習慣,喜歡黑暗,喜歡墨鏡,即便是在夜晚的燈下讀書,也不例外。或許正是如此,在他的作品中瀰漫著揮之不去的黑色,其中貫穿著一種精神道德層面的寂靜與冷漠。犯罪哲人認為,世界是一個無神論者的地域,只有當我們人類願意選擇,才會給予這個世界以溫暖和感情,而罪犯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性為當權者所謀殺的世界。在梅爾維爾的電影中有著相似的情緒,正是這種靜默給他的作品賦予了一種普遍的憂鬱感,並令它們看上去永遠都鮮活而不過時。

圍繞著兇殺、背叛、復仇的主題,他注視隱藏在人的身體以及心靈背後那個難以接近的秘密,他關懷命運以及陷入命運中孤獨的人們。《紅圈》中沉重的宿命感,《海的沉默》中永遠無法表達的愛情,《獨行殺手》中人性的險惡,都濃重地染上了導演熱愛的黑色。在他的影片中,梅爾維爾利用聲音和鏡頭語言,創造出一個既是現實、又是夢幻的時空。他的主人公的住所,就使他自己對於巴黎的把握,那麼深刻,卻又那麼多地折射了內心。而他的所有主人公,總是沉默寡語,處事冷靜,目光冷漠,將自己的身體包裹在風衣禮帽中獨行於灰色冰冷的城市。他們對於事態發展的那種義無反顧,與其說是勇敢,不如說是一種曖昧的態度。這種態度,就是導演的態度——深處在實踐之中,因此一直往前;遠離在事件之外,因此不在乎後果。這種迷離的關係也影響到了觀眾,讓我們在觀影的同時,也沉浸在了投入卻又冷靜的迷亂當中。

遊走在「新浪潮」之外

梅爾維爾當時這種和法國傳統電影界與眾不同的製片方式,很受到各方面的注意,尤其得到了詩人尚•考克多的賞識。因此尚•考克多提供了一千七百萬法郎的製片費,請梅爾維爾導演他的小說《可怕的孩子們》,結果很成功,而被譽為戰後法國電影界最有才華的新人。從《海洋的沉默》到《可怕的孩子們》的大獲成功,使得他的低成本/獨立製作,擺脫了法國舊傳統的束縛。他特立獨行的堅持獨立自由的製片方式成了60年代前後出現的特呂弗等青年導演競相學習的目標,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間接的先驅者。梅爾維爾被公認為「法國新浪潮的精神之父」,他甚至還在讓-呂克•戈達爾的成名作、同時也是新浪潮運動的標誌性作品之一的《筋疲力盡》中出演了作家一角,而且與許多新浪潮導演過從甚密。但是,他卻始終拒絕將自己歸到某個電影運動或者流派當中,他曾經說過:「If……I have consented to pass for their [the nouvelle vague's] adopted father for a while, I do not wish to anymore, and I have put some distance between us.」(如果我允許我自己暫時被錯誤地稱作他們——新浪潮導演——的父親,那麼,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並且我已經在我們之間,保持了某種距離。)

儘管他堅決的抗拒,但新浪潮影片還是與梅爾維爾的影片不可避免的分享著許多共同點。例如,對於美國B幾片的推崇以及某些意義上的借鑒;對於「優質電影」的反抗;低成本製作;對於政治題材的游離,等等。一方面,二戰以及戰後的一系列社會現象、社會思潮顯然對兩者都產生了共同的影響,另一方面,這也與新浪潮導演們的確本身就受到梅爾維爾的影響有關;而且,梅爾維爾也是巴贊理論的推崇者。這樣一些共同點使新浪潮影片和梅爾維爾的影片,有了不可切斷的血親關係。

雖然被尊為「新浪潮」的先驅者,雖然他的作品的確給新浪潮導演們以藝術上的啟迪,然而梅爾維爾與「新浪潮」的作者們卻依然有著截然不同的創作理念。回首1968年這個里程碑式的年代,同樣立足於打破傳統的戈達爾在歷經十年左右的多產且頗具影響力的電影創作之後,在這一年突然「消失不見」了。戈達爾正是以他的「消失」來直接暴露他所強烈質疑的傳統電影生產(製作)、分配(發行)系統的弊病與問題,他的「消失」,是拒絕再以過去的手法、以體制內傳統的方式去製作影片,拒絕傳統的電影生產和分配系統。他提出的口號:「問題不在於拍政治電影,而是在於如何政治化地拍電影」,表明了戈達爾在六八年以後的電影觀念。反觀梅爾維爾,他不像戈達爾那樣的激烈和具有傾向性,依然我行我素,在他自己的體制內製作影片。《獨行殺手》與《死性不改》這兩部分別攝制於「六八」前後的影片,看不到他的外在形式上的變化,依然是犯罪的主題,依然是懲惡的命運,只是在六八年以後,梅爾維爾創造了更多的哭泣。世人將他看做「新浪潮」的先驅,然而梅爾維爾用自己獨特的創作游移在這個當時的大話題之外。

當新浪潮已成為「舊事」的今天,電影史上那些環環相扣卻又各不相同的故事、那些導演們、那些電影、那些運動和流派,都彷彿是輪迴中的各個瞬間互相呼應,意味深長。

輪迴
1973年8月2日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因心臟病而過早地離開人世,終年55歲。在他去世三十多年之後,還有人不斷翻拍他的作品。吳宇森把梅爾維爾當作他一生的偶像,他電影中對暴力的表達,對男性情誼的刻畫,甚至經典的風衣造型都傳承於梅爾維爾。無論是《英雄本色》裡的小馬哥,還是《喋血雙雄》裡的殺手 ,他們的原型也都來自於梅爾維爾的作品。吳宇森曾說過,《獨行殺手》是他所見電影中近乎最完美的作品。當吳宇森的電影影響了中國整整一代青年之後終於闖入了好萊塢,在這裡也有著和他一樣酷愛梅爾維爾的怪才昆汀·塔倫蒂洛。此時,我們難免會體會到少年的梅爾維爾有多麼熱愛約翰·福特,弗蘭克·卡普拉……在這樣一次次的遇見、愛上、繼承、背叛、影響之中,整個電影史,成為一個很像《紅圈》中所述的那個血色圓環,許多許多在輪迴中碰撞了,分開了。而圓環中有一個點,是梅爾維爾,輪迴中有一瞬,叫做梅爾維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yogan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